第二卷 拂曉之晨 第401章 蒙古首領的請求(2 / 2)

崇禎的話語頓時讓這些蒙古首領們慌亂了起來,他們七嘴八舌的向著崇禎訴說著自己部落中遇到的困難,希望大明皇帝能夠改變心意。他們的想法非常的樸實,在看到了京城的景物後,他們認為,以大明之富有,怎麼可能會缺乏錢糧呢?隻要從手中漏出一些來,就夠他們度過眼下的難關了。

聽著這些蒙古首領們說的話語來來去去就是這麼幾句後,朱由檢終於伸手做了一個手勢,讓他們先安靜了下來。

“朕知道,朝廷雖然困難,但是你們卻更為困難。不過這個困難我們總是要共同去麵對的,你們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朝廷身上,朝廷能做的其實相當有限,能不能度過各部眼下的難關,其實最主要還是在於大家要團結起來,互相幫助。

在你們上京之時,朕已經讓人安排運輸了一批物資給各定居點。因此今年冬天,大家應當還是能夠挺過去的。諸部的困難,不在眼下的冬天,而是在於明年開春後如何恢複生產自救…”

聽到了崇禎的安排,右翼蒙古各部首領終於鬆了口氣,他們雖然人在京城,但是最為擔憂的還是,自己的部眾能不能安然度過這個寒冬。擊敗了林丹汗後,陸續逃回的各部牧民,已經讓這些部落人口增長到了11、2萬人。

想要讓這些缺衣少食的牧民安然度過這個冬天,最起碼也要儲備12萬石糧食,3萬頂帳篷,和9萬噸燃料。而在四海商行同山西商會的努力下,他們給右翼蒙古各部準備了8萬石糧食,1萬5千頂帳篷,和3萬噸燃料,總價15萬兩白銀的物資。

而察哈爾部不缺乏肉食,因為冬天沒有這麼多草料蓄養這些掠奪來的牲畜,隻能大規模的進行宰殺。但是他們缺乏布匹、食鹽等日用品和大量的燃料。在和約達成之後,察哈爾部已經迫不及待的要求大明開市了。

貴英恰的任務就是,提高交易的上限,讓大明加大輸入察哈爾部的物資,特別是放寬對於鐵料的出口。

右翼蒙古各部首領得到的安撫,顯然刺激到貴英恰,讓人不得不再次出來向崇禎請求道:“敢問皇帝陛下,那麼對於我們大汗提出的請求,尊敬的陛下您是如何決斷的呢?”

朱由檢冷冷的看了他一眼才說道:“朝廷對於林丹汗難道還不夠寬容嗎?十年不到的時間,朝廷給察哈爾部的市賞從0漲到了38萬兩,這難道還不夠填滿林丹汗的胃口?”

貴英恰急忙辯解道:“但是我察哈爾部也一直在為大明浴血奮戰,死傷之重已經讓左翼各部首領為之怨聲載道了。而且有數次失利,都是大明軍隊失期,導致我軍孤軍奮戰失利,難道陛下要否認,察哈爾部為大明征戰的功績了嗎?”

朱由檢攔住了想要出聲斥責貴英恰的黃立極,隨口說道:“正因為朝廷一直感念著察哈爾部為大明作出的貢獻,所以朝廷才一直克製著,在兩翼蒙古部落之間調停,而沒有偏向任何人。

後金的敵人難道隻是朝廷嗎?後金引誘蒙古各部依附自己,並幫助科爾沁蒙古抵抗察哈爾的命令,但是也是針對我大明?

林丹汗和朝廷聯手對付後金,不是因為後金隻是大明的敵人,而是後金是雙方共同的敵人。林丹汗如果真的把朝廷視為盟友,為什麼在西遷之前不通知朝廷?為什麼不分青紅皂白的對著右翼蒙古各部揮起了刀劍?”

在崇禎的質問下,貴英恰頓時有些說不出話來。畢竟現在在戰場上失敗的是察哈爾部,而不是大明。戰敗者向勝利者要求更多的好處,顯然讓這位蒙古貴族存在著一種心理障礙。

他隻能在崇禎麵前宣揚察哈爾對大明作出的貢獻,而不能拿武力來威脅對方。因為失敗者顯然是沒有資格威懾對方的,即便看上去這位大明皇帝還很小,看上去並沒有什麼膽氣的樣子。

而且現在的察哈爾部也已經打不下去了,林丹汗動員察哈爾部西遷時,除了以他的威望和強權之外,更多的是用利益引誘了那些部落首領。

他給這些首領們許諾,隻要打下了歸化城,不僅可以把右翼蒙古聚斂下來的財富瓜分給眾人,還能就近向大明要求更多的市賞。

但是豐鎮草原上的一仗,算是打破了那些部落首領們的迷夢。讓這些首領意識到,大同邊關的明軍並不像林丹汗說的那麼軟弱無能,隻要他們稍稍展示下武力,大同邊將就會點頭哈腰的把財富貢獻出來。

死傷了這麼多部眾,得不到林丹汗許諾過的財富,隻是得來一群無用的牲畜,對於林丹汗的不滿自然就大為滋生了。

貴英恰很清楚,如果不能從明國弄來大批的財物封賞這些部落,恐怕一旦到了開春,就會有附庸部落離開,以避免成為察哈爾部征戰的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