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拂曉之晨 第363章 順義王上京(2 / 2)

朱由檢終於結束了對於金錢方麵的話題,重新轉回到了劉興祚事件上來。

“…派人通知,永平、燕建二路的兵備道張春此前被彈劾諸項罪行都查無實據,原本應當官複原職,不過他同王在晉之間矛盾頗多,這次幹脆就讓他調任禮部,負責同後金的一切交涉工作。

讓刑部釋放張春,然後命其前往錦州同後金使者進行交涉。交涉內容:一皮島並無收納劉愛塔此人;二雖然皮島有收容遼東逃人的事情,但是後金也一樣有收容大明逃人之事。

如果後金要求大明交還遼東逃人,那麼後金就應當把大明逃往後金的叛軍叛將交還回來,如李永芳、孫得功、佟養性等人及其家族。

三後金既然要指責我大明收容逃人,就應當遞交逃人的詳細資料,以供我方查對是否確有其人。

另外,讓張春在錦州設立衙門,常駐錦州處理後金提出的交涉事宜。”

朱由檢頓了頓,又繼續開口說道:“讓總參謀部下令,把劉興祚及隨其投降的家屬和軍官送到京城來,普通士兵則遣散到濟州島分散安置。

命令林遠忠派人對這些士兵分開甄別審問,務必要弄清他們的過往經曆。不管他們是否清白,一年以內都不許離開濟州島安置地,也不許他們參與軍隊組織。

即便是在這一年內這些人都沒有什麼異動,安置工作的時候也必須遠離遼東前線,並禁止把3人以上團體安置在同一單位內。

至於劉興祚等人上京後,由社會調查所接手,同樣把他們分開後進行一次詢問筆錄,給每人建立一個檔案。限製其居住,但是在生活上要進行優待。

記住是詢問不是審訊,劉興祚是努爾哈赤還沒有起兵之前投靠他的,一向深受老奴信任。

他對於後金內部的關係必然是非常了解的,朕不管他究竟有多少對大明的忠心,朕隻要他腦子裏的情報。

朕會給你們一個月的時間,如果一個月內找不到可疑之處,那麼就對這些人進行分散安置。安排劉興祚去陸軍軍官學校教授後金曆次戰爭的軍事曆史。

其他人安排到長江以南地區,給浙閩總督送幾個去,讓他們整頓下浙江、福建的軍隊。”

呂琦飛快的在小本子上記錄著,聽到崇禎停下來之後,馬上回道:“臣回去後,就發文給林遠忠,讓他協助總參謀部的信使,一定把劉興祚等人送回京城來。”

朱由檢聽了便下意識的點了點頭,他情不自禁的打了個哈欠後說道:“除了這件事以外,今日還有什麼彙報的內容嗎?”

呂琦後退了一步,表示自己並無他事可彙報了。王承恩卻上前一步,對著崇禎開口說道:“今日從豐鎮送來一份報告,在袁崇煥的主持下,蒙古土默特部及其他部族計6萬餘人,願意接受大明的轄治。

從陰山、大青山到壩上草原,大同邊牆之外,集寧海子附近,這片土地已經完全納入了大明的治下,按照陛下的建議,這片土地分割成了以千戶為單位的12旗。

其中土默特部占據了8旗,其他小部族合並成了4旗。袁崇煥建議授予12名首領予“紮薩克”封號,此外每四旗還設立了一個盟長。

除了以上這些部族外,尚有喀喇沁、茂明安為首的3萬餘蒙古部族,不願意完全從屬於我大明的管治。

他們打算在春後遷移到集寧海子以北到錫林郭勒草原之間的地區,不過他們還是願意保持同大明的朝貢關係,並宣誓服從於順義王卜石兔。

另外還有近2萬失去部族的蒙古牧民,或是不足百戶的蒙古部族,願意徹底放棄部族製,接受大明的編戶齊民政策。

袁崇煥建議把這些蒙古人放在口外和獨石頭之間的草原地區,用以作為宣化同其他蒙古部族的緩衝區域。

此外他在報告中,還大力讚賞了隨軍醫院的作用,這些軍醫院在邊區救助邊、牧民的事跡,讓右翼蒙古各部的底層牧民打消了,我們要求他們今後必須固定草場放牧的政策的反感。

順義王卜石兔特別感謝軍醫院,對土默特部民開展的防治天花治療。他希望能夠上京覲見陛下,並對您表示感謝。”

朱由檢想了想便說道:“那就讓他上京城來逛逛,不過右翼蒙古剛剛經曆一場戰爭,現在又要重新建立駐地,上京的人數還是不要超過1百人比較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