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拂曉之晨 第336章 戰略研究(2 / 2)

朱由檢立刻回道:“朕覺得桂林不錯,現在桂林是廣西的首府,又已經開發良久,還是湖南進入廣西的門戶,地理位置扼要,在此地設立軍校,較為妥當。”

兩人隻是交談了片刻,便定下了設立桂林軍校的事情,隨即朱由檢便說了第二件事。

“現在我們同後金簽署了和約,又同察哈爾部正商談關於大同關外草原的分割問題,大明的北部邊境算是暫時安定下來了。

接下來,朕希望總參謀部替大明設定一個總體上的戰略問題。作為今後大明軍事發展的道路方向,也是全麵規劃、部署、指導軍事力量的建設和運用計劃。”

對於崇禎口中嘣出的這個新名詞,孫承宗口中頗為迷惑的輕輕重複了一聲,“戰略?”

他似乎很快想到了什麼,對著崇禎問道:“臣記得西晉司馬彪倒是寫過一本叫《戰略》的書,陛下所言的戰略,莫不是於他書中說的一樣嗎?”

對於孫承宗說的這本書,朱由檢毫無印象,他側著頭想了想才說道:“朕倒是沒看過這本書,不過朕對於戰略的解釋是:戰略問題就是研究戰爭全局的規律的東西。

簡單的來說,便是運用一國之武裝力量,通過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達成國家政策的各項目標的一門藝術和科學。

也就是說,研究戰爭規律,並以之指導戰爭的思想和原則,便是戰略。”

看著孫承宗還有些不明所以的樣子,朱由檢便再次解釋道:“比如說,當我們在戰場上同敵人麵對麵交戰時,便是一個戰術問題。

但是決定在什麼地方、什麼時間同敵人作戰,調動多少軍隊出現在戰場上,計算這場戰爭要進行多久,要安排多少物資才能支持這場戰爭。乃至於要不要同敵人發動戰爭,都屬於戰略問題。

現在大明的財政收入完全不足以支持,同時對付兩個敵人。所以朕要求總參謀部先按照危險程度,把大明目前的敵人同潛在的敵人排列出來。

然後製定一個按照先後次序消滅敵人的計劃,和製定一個應對突發戰爭的計劃,還要製定一個最壞局麵下的作戰計劃。

總參謀部不能等到敵人出現在大明的麵前,才開始想辦法消滅敵人。我們最終的目標是,把大明的敵人掐死在搖籃之中,比如像建州女真這種情形,今後決不能再重演。”

孫承宗終於聽明白了朱由檢的意思,但是被儒家思想體係培養出來的他,對於崇禎的說法還是有些難以接受。

他猶豫了一會,才回道:“製定出一個如何對付大明敵人的計劃,這是總參謀部應當做的工作。但是陛下,這羅列出大明潛在敵人是什麼意思?

我大明一向秉持宗藩之製,我以誠待周邊的各小藩國,則彼等自會恭順的向我大明納貢臣服。

昔日陳軫謂秦惠王曰:…兩虎果鬥,大者傷,小者死。卞莊子從傷者而剌之,一舉果有雙虎之功。今韓、魏相攻,期年不解,是必大國傷,小國亡,從傷而伐之,一舉必有兩實。

陛下,如果我們把周邊的小國都當做了大明的潛在敵人,大明雖大,但是終究會有國老兵疲的一天,到時大明又將要如何自保呢?”

朱由檢猶豫了下,便說道:“一代人做好一代人的事,現在最重要的難道不是顧好眼前嗎?後人之事,自然有後人自己去煩惱。

如果我們處處想著以後,卻不小心連今天都保不住,那麼不管我們說的多好,都隻能成為後人的笑柄不是嗎?”

孫承宗想了想大明目前的局勢,終於失去了向崇禎繼續勸諫的興趣。

他最後隻得向崇禎發問道:“那麼陛下對總參謀部準備研究的戰略問題,有什麼要求嗎?”

朱由檢眨了眨眼睛後說道:“朕以為,大明的戰略,現在應當以北守而取南為方針。

我大明財賦,十之五、六都來自東南,而今天大明軍製改革最大的問題便是錢糧不足,因此安定東南,保證大明的財賦之地不受侵害,便是大明眼下最重要的戰略。

而想要保證東南地區的穩定,一是保證東南沿海,乃至海上的安全;二是保證西南地區的叛亂盡快平息,避免影響到東南地區的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