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拂曉之晨 第328章 宗室改革(2 / 2)

這筆錢糧在楚宗內部如何分配呢,朕的打算是這樣的,未滿18歲和年滿60歲的宗室,每人每月可以領取3石糧食。另外未滿18歲的宗室子弟,還可以獲得每月1石半的學習經費。年滿60歲的宗室,則可以獲得每月2石的養老看病費用。

至於18歲-60歲之間的宗室,三年內每人每月領取3石糧食,接下來二年減半,五年之後不再發放任何補貼。

郡王以下都必須學習一門四民之業,廢除對於宗室禁止出行和從事四民行業的禁令。郡王以上則悉聽尊便,朝廷不予勉強。

另外,楚王將會拿出50萬兩白銀成立楚宗基金會,專門用於賑濟楚宗生活困難的老弱病殘。基金會的資金將會由中央銀行代管,每年所得收益將會交由楚王進行分配使用,宗人府從旁監督。每年朝廷撥付楚宗錢糧有多餘的,也會直接投入到基金會中去。”

黃立極略略有些失望,朝廷每年還要撥付楚宗25萬石糧食,這看起來好像並沒有節省多少資金。不過他轉頭一想,這倒是完全固定下了今後楚宗的宗祿,比以前含糊不清的潛規則要好的多。

猶豫了半天,黃立極開口回道:“陛下剛剛說的方法的確很有道理,但是各地宗藩會不會上書反對呢?按照陛下這宗室改革法,親王、郡王受到的損失最大,而郡王同中尉之間的宗室也失去了旱澇保收的宗祿,他們未必不會鬧將起來啊。”

朱由檢輕輕的搖了搖頭說道:“這雖然是朕的想法,但朕可沒有強迫楚宗的意思,楚王會同朱華趆、朱蘊鈁等楚宗宗室一起返回湖廣,召開楚宗宗室大會討論此事,然後他們會把大會的決議上書朝廷,朕不過是順天應人罷了。

至於其他宗藩,且讓他們跳一跳。他們不跳出來,朝廷怎麼知道,有那些宗藩是忠於大明的,還是對朝廷離心離德的。”

聽著崇禎意味深長的話語,黃立極委實是無話可說。不過他倒是明了了一件事,袁禮卿這次彈劾許顯純、楊所修的行動,大約是要無疾而終了。

當黃立極同崇禎在乾清宮上書房長談的時候,十王府一所掛著大明中央銀行總部牌子的大宅院內,也正秘密的召開著一場關於金融政策的會議。

往日熱鬧不已的院子裏,今日卻顯得人馬稀落,大部分上門商談業務的商人都被引去了別地。占地麵積廣大的宅子裏,倒是處處布滿了警衛,儼然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

在這所宅院的後院花廳內,戶部左侍郎王家禎、戶部金融司的官員及中央銀行、山西銀行、交通銀行近20名代表,正在召開關於黃金兌換法案的會議。

這個會議已經召開了三天,而會議的主題也從原本的黃金兌換法案討論變成了,現在的大明貨幣流通法案討論。

連續三天被關在這所宅院內開會,讓王家禎和幾名戶部官員都感覺非常疲憊,但是與會的三大銀行的代表們,卻變得越來越有精神了。

作為戶部尚書以下的第一人,王家禎的權力卻沒有外人看上去的那麼大。並不是他個人的能力不行,實在是現在的戶部尚書郭允厚太得崇禎的信任了。

如果是以往,王家禎其實並不會很在意這種事情,郭允厚再得陛下信任,他也不能老霸著戶部尚書的位子不放吧。

更何況他既然已經做到了戶部左侍郎的位子,就算不能接任戶部尚書,也已經有資格出任其他各部出現空缺的尚書位子了。

對於以往的大明官員來說,擔任什麼官職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入過翰林院,有沒有足夠的資曆和背景,能不能時常見到皇帝,簡在帝心。那麼飛黃騰達也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

但是近時不同往日了,官製改革之後,崇禎對於官員的履曆和業績非常的重視,反倒是對於官員的品德並不怎麼在意。

而六部之間也明顯出現了看不見的隔閡,現在吏部提升官職的第一要求,就是有沒有相關工作的經驗。

跨部門調任的事已經相當罕見了,跨部門調任主官更是必須要得到崇禎的親自認可。而按照最近的經驗,以往跨部門調任是高升半級或一級,但是現在卻基本是平調或是降低半級。

也就說,王家禎想要再進一步,還是接郭允厚的班最為可行,而戶部尚書直接入閣,更是讓他不願意走其他道路了。

但是郭允厚是一個很喜歡攬權的上官,在他手下王家禎基本找不到什麼重要的事可做。

沒有功績就入不了崇禎的眼裏,這一點他倒是非常清楚,因此好不容易弄到了一個主持黃金兌換法案的會議時,他便高度重視了起來。

首先他發布了命令,禁止參加會議的人員中途離開,避免過早的向外麵泄露會議的內容,給國庫帶來損失,也給戶部帶來壓力。為此他還不惜借了中央銀行的地方,這樣開會的時候連戶部官員都傳遞不了消息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