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拂曉之晨 第314章 夏允彝的品德(2 / 2)

朱由檢隨手解開了身上的披風,就要往夏允彝身上披去,他身邊的王承恩和當事人夏允彝,看到皇帝的舉止都非常震驚。兩人趕緊勸說道:“…陛下不可如此,若是陛下龍體受寒,則國本便要動搖了。”

除了兩人之外,錢謙益、連善祥等人也反應了過來,紛紛上前勸說,錢謙益反應敏捷的把自己衣服外麵套著的裘服脫了下來,遞給崇禎說道。

“陛下請勿如此,陛下有拳拳愛民之心,自然是件好事,但是陛下的健康才是我大明的根本。臣這裏倒有件外套,不妨給這位士子禦寒…”

朱由檢並沒有聽他的,他胡亂的給身體僵硬不敢動彈的夏允彝披上之後,便回身把錢謙益遞過來的裘服推了回去。

“錢先生不必如此,朕自幼長在京城,這北京的天氣也習慣了。和你們這些南方人比起來,朕的身體可要強健的多了。

錢先生你也把衣服穿上吧,不要受涼了。連善祥你回去看看,讓六部值房內騰出一個或是幾個大房間來,朕也好同這些士子找個地方談談,總不能讓大家在在空曠地裏說話吧。”

隨著崇禎井井有條的吩咐,長安左門外的場麵終於緩和了下來。這些原本隻是激於一時情感迸發而前來上書的士子們,很快便失去了原本鬆散的組織團體,分成了兩個部分。

一個是以燕京大學學生為主的團體,他們占據的人數最多,也最為親近崇禎。

燕台十子之盟的社員和河南的舉人們,雖然還有著要堅持向皇帝上書的主張,但是因為人數較少,此刻反而被他們組織起來的團體給邊緣化了。

而燕台十子之盟雖然以張溥、夏允彝、楊廷樞、王崇簡為首,但是一直以來卻是以太倉二張為領袖。

二張者,西張張溥,南張張采。二張之下,方才是夏允彝、楊廷樞、王崇簡等人,這也是以詩文定下的排名。

張采在年初的會試中一舉高中,現在很少有時間參加盟內的活動,因此張溥自然成了燕台十子之盟這幹文人的領袖。

雖然張溥的文采、個人魅力和組織能力都不錯,在組織這次伏闕上書的過程中,展現出來的謀劃也深得眾人讚許。

但是他依然還隻是一個白丁,他現在的這點名聲,依然隻能在鄉裏和朋友之間流傳罷了。

正所謂學成文武藝,賣於帝王家。不管鄉裏和朋友間如何吹噓他的名聲,也不及皇帝的輕輕稱讚一句。

張溥之所以對組織這次伏闕上書有患得患失之感。一是怕上書觸犯了皇帝,從此讓他得不到皇帝的賞識;二來也期待能夠借著這次上書,讓天下人知道自己的名字,並進入到皇帝的視線內。

對他來說,這就是一場賭博,若是能夠成功,起碼也能少奮鬥十年。一旦因為今日之事名動天下,當他進入仕途的時候,就不會從庶務官做起,而有望在十年之內入閣執政。

無論張溥怎麼計算,他都沒有算出眼前這個場麵,皇帝對他視而不見,反倒是大大的稱讚了一通夏允彝的品德。

張溥看著身邊的盟內友人不自覺的靠近夏允彝,猶如眾星拱月一般的站在他身後,想要借著這個機會在皇帝麵前混個臉熟,他不由心裏有些不悅了起來。

當然他內心也有了小小的一些反思,他今日的表現是不是太過於低調了,低調的讓皇帝都看不到自己了。

當一幹士子跟隨著皇帝走進了長安左門,向著六部值房內走去時,不少士子因為心情放鬆了下來,還有餘暇觀察了下這高牆之內的禦道是個什麼風景。

午門之外的六部值房大小有上百間,當崇禎等人抵達時,連善祥已經讓工部騰出了三間新建的值房。

這三間新值房比舊的值房更寬敞,三間值房內還有可拆卸的木格牆,拆卸下這木格牆之後,便成了一間通透的大房間,足以容納2、3百人。

而且新值房內還設置了地火龍,當崇禎和士子們進入房間後,便感覺格外的暖和。房間的窗戶也改成了玻璃窗,因此房間裏麵還是比較敞亮的。

安排眾人坐下之後,朱由檢掃視了一圈屋內的士子們,便先開口說道:“既然是因為河南查案之事而起,那麼便讓河南士子們先派出代表,說給朕聽聽,河南究竟發生了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