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拂曉之晨 第300章 晉冀會館(2 / 2)

介休、祁縣的大族雖然有錢,但在官麵上卻沒什麼勢力。而蒲州幾家豪門,不但把持著鹽業,而且因為王崇古和張四維的關係,在朝中和晉南可謂勢力雄厚。

但正因為這幾家豪門財雄勢大,之間又是姻親關係,因此其他人對他們尤為警惕。唯恐讓這幾家出頭後,獨占了所有好處。

因此眾人商議了半天後,最終還是推舉出了,在座眾人之中,家勢不大,但是名氣不小的太原王家的代表。

太原王家自稱是琅琊王氏之後,家世可以上溯到兩晉時期,但是近幾代人中並沒有出現什麼出色人物。因此雖然名氣很大,但是在殿內的眾人眼中不過是一個空心大佬倌罷了。

而王家派出的王安厚,是一個性格溫和的老好人,雖然做事還算穩妥,但是主持這樣的會議,便有些力不從心了。

果然,剛剛選出了主持會議的人選之後,蒲州張家的張學任便迫不及待的說道:“我等此次上京是為了什麼,想來大家都已經有所了解了。

聽說朝廷有意改革錢法,要把黃金比兌白銀固定為1:15,並嚴禁使用黃金在市麵上流通。此外還要公布黃金法案,嚴禁民間的黃金私下流出大明。

這個政策一旦公布,市麵上的黃金必然會遭到搶兌,而今後能夠進行兌換交易黃金的,也隻有三大銀行才有這個資格。

三德堂的常東家,雖然是山西銀行最大的股東,但是也不敢擅自替我們拿主意,所以才想邀請各家股東去太原討論下這事。

但是隨後戶部發出了正式的文告,要求山西銀行派出代表上京商討,如何執行這個改革錢法的政策,我們一時決議不出代表人選,這才決定各家一起派人入京,想要在京城選出這個銀行代表參與討論,然後就近把會議內容告訴各家的代表。

我代表蒲州張家、王家、範家在此先事先申明,這3名銀行代表之中,必然要有一位從我們三家中選出來。”

這張學任尚未坐下,大同薛家的代表薛正敏便不慌不忙站起來說道:“我們大同薛家為了今年關外同蒙古人的這場戰事,把大同家中的餘糧都貢獻了出來。

陛下親自下詔誇獎我家有義孝之風,這三個代表之中若是沒有我家的一份,我便要去戶部講講道理了…”

這張、薛二人自說自話的強要一個代表名額,自然便惹起了眾人的不滿,於是很快殿內便亂成了一團。

坐在上首的王安厚看著麵前的噪雜場麵,頓時感覺如坐針氈,額頭上也汗如泉湧,一副束手無策的模樣。

坐在最外側的張國紀,似乎厭煩了這群人的爭吵,也好像是想為王安厚解圍,他突然拿起了身邊茶幾上的茶盞,然後挪到空處稍稍用力的摔了下去。

清脆的碎裂聲音,頓時讓爭吵不休的晉商們停頓了下來,他們不由往發出聲音的地方看去。

在眾人目光注視下的張國紀,臉上毫無變化,依然麵帶微笑著對眾人說道:“不好意思,餘一時手滑,打碎了一個茶盞,倒是驚擾了各位,真是罪過,罪過。

不過諸位從太原吵到京城,難道還沒有吵夠嗎?餘以為今日最為重要的,不是推選出參加戶部會議的代表。畢竟這代表是代表著銀行的人選,而不是各家的商號。

難道參加了戶部會議的代表,能夠繞過這大家都有股份的山西銀行,讓自家吃獨食嗎?恐怕就算是我們肯幹,朝廷也不會幹。

這次戶部已經說得很清楚了,這是三大銀行共同執行的政策,如果有人想要從中牟取私利,各位難道以為其他兩家銀行會放著不管嗎?

沒有我們晉人的同心協力,諸位真以為自己可以單獨對抗,另外兩家龐然大物嗎?”

張國紀是絳州豪商,主要在揚州經營鹽業、絲綢、竹木等行業發跡。不過他雖然家勢豪富,但是根基卻頗為淺薄。同在座的山西名門望族,完全不可比擬。

他之所以能夠在山西銀行參上一股,同這些山西望族坐在一起議事,主要還在於他同東林黨人有著很密切的關係。

魏忠賢派人去蘇州逮捕周順昌等東林黨人時,他曾經試圖組織蘇州的商人出錢賄賂錦衣衛,想要營救這些東林黨人過。

這些山西的名門望族,對於朝中的黨爭雖然采取旁觀的策略。但並不代表,他們同雙方沒有聯係。而張國紀,便是他們溝通東林黨人的一個渠道。

不過,即便如此,在座的人都沒有把張國紀當做回事。能夠讓他參與這場會議,已經算是他們抬舉了張國紀了。若是換一個時間,這些晉商豪族根本連見他的興趣都不會有。

但是在眾人爭執不下時,張國紀抓到了一個發聲的機會,起碼主持會議的王安厚便非常感謝張國紀,他毫不猶豫的支持道:“這位兄台說的不錯,不如你且說說,你的主張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