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拂曉之晨 第288章 蔗糖(2 / 2)

當高恩承等人抵達雷州半島,調查了當地的自然條件後,認為此地的氣候和土壤都非常適合大麵積種植甘蔗。

而當地采用牛拉石轆榨蔗,鍋灶熬糖,瓦器分蜜的土糖寮。每日加工2500公斤糖蔗,隻得蔗糖150公斤,相當於每畝蔗田年產蔗糖也就一擔有餘,這個效率也有極大的改進餘地。

除此之外,在雷州半島南麵的廣西中南部區域,同雷州半島的土質、自然條件相近,他們也認為可以大力開展甘蔗種植。

由於甘蔗更適於在旱坡丘陵地帶種植,廣西、雷州半島地區又有台風帶來的大量雨水,因此在不適合種植水稻的丘陵地帶,完全可以開發出來,作為蔗田種植區。

這兩處地區開發大片的甘蔗種植區並不缺乏荒地,隻是缺少人口和先期投入的資金。高恩承等人以宮內的名義,征發當地的軍戶和百姓,在雷州半島的徐聞縣境內,開辟了一萬畝甘蔗園,在廣西廉州府又開辟了三千畝甘蔗園。

此外在徐聞縣,他們從澳門招募了幾名匠人,改進了榨糖的工藝,把甘蔗的出糖率提高到了9%以上,加工能力也達到了每日5噸糖蔗的能力。

光光是榨糖工藝的改進,就讓今年雷州半島的蔗糖產量增加50%,增值9萬元左右。

高恩承等人此時覺得,如果光靠他們這些人的力量去開拓兩廣地區的甘蔗種植麵積,顯然會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如果能夠讓宮內加大支持力度,把雷州半島、廣西、海南三個地區的甘蔗區大力開發出來,那麼他們建立的新式榨糖工坊才能獲取更大的利益。

除此之外,光祿寺研發了罐頭技術之後,還派人跑到了南方同他們進行了接觸,利用廣東生產的砂糖和當地豐富的水果資源,開發出了水果罐頭。

至於當初崇禎下令讓他們研製的甘蔗榨糖的副產品,糖蜜製酒同甘蔗渣造紙,反倒真的成了順帶的副產品了。

而且利用椰殼燒製的活性炭對糖汁進行脫色的效果,要遠遠好於舊式的蔗糖脫色效果。他們現在製作出來的白砂糖,價格更是比舊法生產的白糖高出了一成。

第一批白砂糖和水果罐頭銷售完畢之後,高恩承等人發覺,他們之前開辟甘蔗園及修建榨糖工坊、罐頭工坊的投入資金,已經完全收回來了。

對於這些宮內的太監們來說,他們平日裏所追求的無非是兩樣。一樣是權力,另一樣便是金錢。突然之間,一條金光閃閃的財富大道出現了在他們麵前,他們那裏有不趕緊抓住的念頭。

於是高恩承便帶著這一年的成果,還有一個兩廣及海南區域甘蔗種植的考察報告返回了京城。在向崇禎邀功的同時,希望皇帝能夠給予他們更大的發展權力。

朱由檢饒有興趣的聽完了高恩承的彙報,然後又嚐了嚐他帶回來的水果罐頭。這些罐頭已經是第二批產品了,第一批3000隻水果罐頭,在江南和京城兩地大受歡迎,賣出了一元一隻的高價。

光祿寺的技術官吏雖然在味道上把握的不錯,但是對於朱由檢來說,依然還是覺得甜膩了些,他很快就拿起了一邊的茶水漱了漱口。

放下了茶盞之後,朱由檢便說道:“你們幾人這次去南方辦差還是不錯的,王伴伴,把他們的名字都記錄下來,司禮監研究下對於他們的獎勵辦法,朕會親自審批的。”

待到王承恩答應了一聲,高恩承謝恩之後,朱由檢才接下去說道:“按照你們的調查,福建和廣東兩地,蔗糖產量占據了大明年產量的三分之二。不過加起來也不過才30餘萬擔,隻能滿足一小部分人的需求,這顯然是不合時宜的。你們提出來的方案很好。

不過想要推廣兩廣及海南地區的甘蔗種植區域,光憑熱情還是不夠的。資金缺乏的問題還好解決,但是人口問題就不能輕舉妄動了。廣東還好說,廣西地方土漢雜居,又是號稱十萬大山的複雜地形,若是行事過於急躁,反而會勞而無功。

你且下去休息幾日,待朕好好想想這事。想明白了,再傳召你。”

高恩承不敢多言,對著崇禎叩頭行禮後,便曲著身子倒退著出了上書房。

對於皇帝沒有立刻做出決定,王承恩心裏雖然有些心急,但也不敢出聲打攪崇禎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