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拂曉之晨 第274章 一份貿易協議(2 / 2)

因此他們希望,我們和他們簽訂的貨物數量、價格,應該每三年商議一次。合同到期前一年,開始談判下一合同期的貿易內容。”

朱由檢並不覺得薩門托提出的要求有什麼不對,此前葡萄牙人進行遠洋貿易的貨物都是高價值的金、銀塊,鍾表、毛呢、棉布等手工業成品。

對於從印度大陸運輸棉花、硝石、黃麻等原材料,作為大宗商品運往中國,他們也還是第一次。

因為這些原材料的價格兩地相差的並不是很大,如果稍有波動,販運的商人便會虧本。再加上海上航行畢竟有風險,冒著同樣的風險,船隊自然會選擇高價值的貨物進行販運。

不過現在畢竟已經不是大航海剛剛開啟的年代了,除了跨越大洋的航行之外,從印度大陸到中國之間的航行,船隊都已經非常熟悉了,風險也已經降到了相當低的程度。

對於從印度大陸到中國之間的航行,自然氣候和地理水文已經不在是船隻最大的威脅,反倒是出沒在這條航線上的海盜,才是對他們最大的威脅。

限製了葡萄牙商船不能擴大從印度大陸到中國的貿易規模的,是印度大陸出產的高價值貨物太少,而中國產出的高價值貨物太多,他們支付不起收購中國貨物的貨價,而不是印度大陸和歐洲的中國貨物市場已經飽和了。

此外歐洲人趨之若鶩的香料,在中國並沒有那麼瘋狂的追捧,畢竟中國疆域遼闊,各地的飲食風俗大相徑庭,香料隻能作為一種調劑品,並不像歐洲人那樣視為生活的必需品。

在這個時代,除了中國以外的地方,對於來自於中國的絲綢、瓷器、漆器都視為珍寶,而來自中國的茶葉,也隨著這些商人的傳播,開始在世界各地流行了起來。

但是一個出產了這麼多珍貴貨物的國家,除了金、銀之外,居然對於外界的貨物幾乎一無所求,這樣一個自給自足的社會,實在是太讓那些跨越遠洋而來的歐洲殖民者感到憎恨不已了。

但是中國畢竟不是那些歐洲殖民者在其他地方遇到的野蠻民族,他們想要用武力打開中國的貿易之門,最終都一一失敗了。因此,他們不得不把自己從美洲、印度大陸掠奪來的財富,用於交換中國出產的貨物。

但是這些財富不僅僅是中國所需要的,歐洲各國的君主和貴族們同樣需要。因此中國和歐洲之間的貿易規模,因為貴金屬的不足,隻能限製在目前的這個規模上。

現在中國皇帝想要用印度大陸出產的,廉價而又豐富的棉、麻等原材料來當做交換中國貨物的貴金屬,這自然是一個極好的提議。

薩門托現在唯一擔心的,便是中國皇帝收購了一兩趟這種廉價的原材料後,便中斷了這種虧本的買賣,這對於他來說損失就比較大了。

“每三年重新商議一次合同,可以接受這個條件。但是對於棉花、硝石的數量、價格,朕以為可以確定價格,但是並不要限定數量,不過要指定這些貨物的交割港口。

今年杭嘉湖地區因為海溢,百姓受災較為嚴重。雖然朝廷免去了這些地方的稅賦,但是也需要給予一些救災的措施,好讓這些地區的經濟生產盡快恢複下來。

杭嘉湖地區一向是有名的桑棉種植區,幾乎家家都會紡紗織布。京城雖然開辦了許多棉紡織廠,但是織布的效率實在是過於低下,且織布技術也遠不及南方。

朕以為,不如把北方的棉紗運到南方,然後在杭州、湖州等地設立織布廠,一來可以解決京中織布效率的問題,二來也能順便賑濟浙江災民。你把朕的意思同徐省聲說說,讓他看看如何操辦這事。

這樣,如果明年這些葡萄牙人真把棉花運來了,就直接在上海或是舟山進行交割好了。想來,以江南的紡織人力,就算是再多的棉花也夠消化了…”

朱由檢同呂琦交代著,同葡萄牙人進行貿易交涉的事情時。黃立極同幾名親信也正商議著,手頭上的政事。

當這些政事堪堪商議完後,這些親信都紛紛起身告辭,唯有張瑞圖留了下來。

黃立極用手搓了搓臉頰,讓自己清醒了些,卻突然看到了尚未離去的張瑞圖,他不僅有些詫異的問道:“長公你可還有事情要說?”

原本有些猶豫不決的張瑞圖,聽了黃立極這一問,反而鎮定了下來,對著他拱了拱手後說道:“我範兄,兄弟有一句話不知當不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