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看著這些想要在明國、察哈爾部、後金國之間,周旋漁利的貪婪首領們,卜石兔終於還是沒說什麼。
在這個時候,他說什麼都勸解不了,這些鬼迷了心竅的首領們。在被察哈爾奪去了土默特部的根基之後,卜石兔的兵力在聯軍中並不占優。
雖然在明軍主帥的一力堅持下,他們這些蒙古首領勉強同意了,在這裏同察哈爾部決戰。
但是即便是最為親近明軍的卜石兔,也不敢樂觀的認為這場戰爭聯軍能贏。
既然不看好這場戰鬥,卜石兔便不能貿然的把自己最後的家底-5000多精騎,投入到這場必敗的戰爭中去。
要是聯軍這場戰爭失敗了,他還能用這些部隊把孫承宗等明人大官給救出來,送回關內去。
隻要這些明人大員們能活著返回京城,那麼想來京城那位登基不久的皇帝,應該還是會支持他的。
於是在雙方交戰的戰場南麵,便出現了雙方作戰如戲文的詭異局麵。雖然右翼蒙古各部心思不一,但是他們最後的表現卻殊途同歸,都是等待著明軍在北麵和中間兩個戰場,分出一個勝敗來。
卜石兔正想用往日的方式,規勸下這些蒙古部落首領們,既然他們不願意在戰場上出力,那麼也不要再得寸進尺的說明軍的壞話,免得有心人聽見了,弄出兩軍之間的矛盾出來。
然而他才張開嘴,便聽到把南麵戰場分隔開的那處山崗頂麵,連連爆發出了雷霆之怒。過後,山崗頂麵便被煙氣所籠罩了。
雖然卜石兔和幾位蒙古首領都知道,這是明軍的火炮發出的聲音,但是他們還是第一次聽到這麼令人震撼的炮聲。
明軍的炮聲不僅讓南麵戰場上,本來就沒怎麼用心作戰的蒙古騎兵停了下來,還讓一些愚昧而見識淺陋的蒙古騎兵,紛紛下馬向著山崗的方向跪拜了起來。他們認為,這是長生天顯靈了。
炮聲足足響了半個鍾頭才停了下來,但是卜石兔和幾位蒙古首領卻有些茫然了,他們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辦了。
因為在炮聲的轟鳴中,本來就是三心二意在戰鬥的蒙古騎兵們,都自然的向後退了退,讓兩軍自動分了開來。卜石兔等人不知所措的便是,他們究竟應該趁著這個機會突擊對方,還是先派人回中軍打探下,北麵戰場究竟發生了什麼。
卜石兔和幾位蒙古首領剛剛商議好讓誰去打探消息,從中軍大營過來的傳令官,已經站在了他們麵前告訴了他們。
察哈爾部右翼部隊已經潰敗投降,聯軍大本營要求卜石兔乘機突破敵軍左翼,把林丹汗的中軍包圍起來。
卜石兔和幾位蒙古首領詢問了這位傳令官好幾遍,才終於相信了明軍果然擊潰了察哈爾人的右翼。
這個時候,幾位蒙古首領們再無拖延下去的想法了,既然林丹汗失利了,那麼就應該趁著這個機會逼迫他,吐出察哈爾部侵占各部的草場和吞並的部眾。
卜石兔親自帶著自己的親衛衝上了戰場,並命令部下們高喊察哈爾部失敗了的消息。
原本就三心二意的右翼蒙古各部降騎,終於不顧一切的在戰場倒戈了。
主持察哈爾部陣線左翼的袞楚克台吉,在金帳武士還有一些沒有倒戈的軍隊保護下,狼狽的逃離了左翼陣地,向著林丹汗坐鎮的中軍跑了過去。
原本還在組織人手,準備把明軍包圍下的察哈爾騎兵解救出來的林丹汗,在得到了袞楚克台吉丟失了自己的左翼之後,便明白這場戰爭大勢已去了。
隻是思考了片刻,他便不得不下達了全軍向北方突圍的命令。由於林丹汗的當機立斷,加上明軍兵力不足,蒙古右翼各部心有各異的狀況下,林丹汗的中軍還是成功的逃離了這片草原。
林丹汗雖然帶著大軍走脫了,但是他還是派了一名使者留了下來,求見了明軍的統帥孫承宗。
這名使者傳達了林丹汗的意思,他願意接受明朝的調停,停止同右翼蒙古各部的衝突。但是請讓那些不小心衝撞了明軍的察哈爾牧民回家,以表示明朝對察哈爾部的善意。
聽完了這名軍官講述的經過,以黃立極為首的內閣諸臣頓時鬆了一口氣。
黃立極反應迅速,向著上方的崇禎行禮之後,方才笑容滿麵的說道:“仰賴陛下洪福,我軍對蒙古人方有此大捷,老臣在此恭賀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