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火槍射擊也有個好處,凡是被擊中的敵軍,基本上就等於退出了戰場。
在5個百人隊的努力下,很快5個同木柵欄高度持平的馬道就修成了,這也要感謝明軍辛苦的裝好土包,讓這些蒙古人省下了不少功夫。
當5條馬道搭建完成之後,明軍沿著木柵欄布防的散兵線,頓時就修改成了,長矛手在前,射擊手在後的防禦形式。
看到馬道修築完成後,虎魯克寨桑隨即便指派了幾位部下,負責這些通道。同時他還下令6個百人隊,直接從三個漏鬥通道進行攻擊。
他希望通過馬道衝入木柵欄內的士兵們,驅散木柵欄後方的守衛,然後讓這600名騎兵直接衝破防線,再協助前麵的部隊,攻擊失去了防線保護的明軍。
虎魯克寨桑的計劃前段執行的非常有效,當5條斜斜指向木柵欄頂部的馬道逐漸成型之後,那些原本站在漏鬥兩側木柵欄之後,施放冷箭的明軍射手很快就退卻了。
僅僅是這麼一會功夫,因為修築馬道和同明軍對射,就讓虎魯克寨桑又損失了大半個百人隊,但是看著五條馬道上策馬踴躍的自家騎士,他又覺得這個損失是可以忍受的了。
他堅信,隻要這些騎兵跨過了那道該死的木柵欄,對麵的明軍就再也無計可施了。看著第一批騎士越過半人多高的木柵欄,虎魯克寨桑立刻對著身邊的部下下令,讓準備好的兩個百人隊再次衝擊南方的通道。
他認為在正麵的強大攻勢,明軍未必還能對自己的側方進行完備的保護了,受到兩麵夾擊的明軍,在心慌意亂之下,必然會更加手忙腳亂,再無抵抗的勇氣。
這也是他在同後金征戰中獲得的血的教訓經驗,隻不過以往手忙腳亂的是察哈爾部的軍隊,施加側擊的都是後金軍罷了。
作為一名普通的察哈爾牧民,吉達其實更願意在遼闊的草原上策馬奔馳,順便和心愛的人兒一起放牧羊群什麼的。他一點都不喜歡,拿起刀子搶劫自己的兄弟,也不明白為什麼要同原本友好的明人揮刀相向。
不夠出於從小對黃金家族血脈的崇拜和畏懼,當大汗命令他放下牧羊鞭子,拿起戰刀,離開自己的家人為大汗作戰時,他便順從的接受了這個命令。
但是當他加入到大汗的軍隊之中,才發覺這次戰爭的對象,並不是東麵時時侵襲他們的女真人,也不是背叛了蒙古兄弟的科爾沁部族。
大軍向西跨越了上千裏,目的卻是為了向右翼蒙古部落的兄弟揮刀,劫掠同一個大汗名下的蒙古兄弟的女人、草場和財富,這頓時有些讓他茫然了。
僅僅在三代之前,右翼蒙古各部同左翼蒙古各部,都還是喝著同一匹母馬產的奶的小馬駒。隻不過因為過於繁盛的部落人口,才不得不把漠南蒙古分出了一部分人,東遷去了遼東草原。
對於這些普通的牧民來說,左翼和右翼的蒙古人,都是兄弟和親戚。然而當豺狼在東麵嚎叫的時候,大汗不想著抵抗豺狼,卻對自家兄弟動起了手,這讓吉達這樣的普通牧民,頓時失去了對於大汗的盲目遵從。
需知道他們的家人還留在了遼東的河套草原上,大汗把自己的本部直屬人口,還有從各部落抽調出來的大軍都調往了西方,那麼他們的家人現在應當依靠誰來保衛呢。
就算無知如吉達也知道,吃慣了人肉的豺狼是不會放棄任何吃人肉的機會的。同樣,東麵的女真人也不會放過失去了兒馬子保護的馬群的。
在西邊征戰的越久,吉達就越厭惡這場戰爭,希望能夠早日結束返回家園。
不過再如何厭惡戰爭,他也清楚隻有活下去才能見到自己的家人,而想要在戰場活下去,那麼擊敗自己麵對的敵人,才是獲得生存機會最高的。
憑借著活下去的信念,在數十場戰鬥中,吉達迅速從一名普通牧民成長為了一位出色的騎士。他的同伴甚至誇過他,再經曆幾次戰鬥,他就能被遴選為金帳武士的候補了。
對於這種說法,吉達隻是一笑了之,他每次作戰的時候,隻是想著如何能夠活過這次戰鬥,而不是為了什麼狗屁的金帳武士的候補。
而對於吉達這樣的出色騎士,今天自然便被安排到了攻擊的第一排。當吉達俯低身子貼著馬背,身體有意識的隨著坐騎奔跑的節奏上下搖晃,奔跑在狹窄的馬道上時。
他心中想的隻有一個念頭,跨越了這片木柵欄之後,便要盡快衝進敵人的陣型裏,這樣才不會被這些明人用火槍當靶子打,也不會被身後的同伴撞下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