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拂曉之晨 第234章 雞籠之戰三(2 / 2)

然後在敵軍山丘小堡的下方修建一座木頭城寨,這座城寨的作用,就是要隔開聖薩爾瓦多城同山丘小堡之間的聯係,從而讓明軍可以不受影響的攻擊山丘小堡,奪取島上的製高點。

郭慶的這個作戰計劃,來源於軍校的一堂棱堡修建課程,那堂課上不僅講述了如何修建棱堡,還提出了如何對付棱堡的設想,就是以築壘對築壘。

山丘小堡雖然地勢扼要,但是一來這所小堡並沒有修建完成,二來這所小堡缺乏了最要緊的一項事務,就是火炮。沒有火炮的堡壘,相當於被拔了牙齒的老虎。

郭慶的作戰計劃雖然耗時耗力,但是比起之前大家的束手無策,實在算得上是一個不錯的計劃了。

當西班牙人看到那些明國人在消停了幾天後,突然再次行動了起來,頓時做好了防禦的準備。

不過讓他們目瞪口呆的是,這次明國人並沒有急著攻打島上的山丘小堡。而是在狹窄的水道上搭設了三座浮橋,然後大量的建築材料從對岸運到了島上。

雞籠港是不規則的半日潮,漲潮和退潮的水位差也隻有50公分,因此三座浮橋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搭成了。

看著這些中國人在自己眼皮底下搭建堡壘後,山丘堡壘內的西班牙人終於變色了,他們衝出了堡壘,試圖殺散這些扛著木頭勞作的原住民們,但是這種攻擊很快被早有準備的明軍所擊退了。

西班牙人試了4次,但是每次都以失敗告終了。到了晚上,修了一半的木城邊上燃起了數個火堆,這是明軍防範西班牙人夜襲的措施。

這一晚,防備森嚴的明軍讓西班牙的指揮官瓦德斯始終找不到突襲的機會。

到了第二天天亮時,瓦德斯不得不派人通知“聖胡安號”上的船長,讓他試著從海上摧毀明軍的木城。

這些天來試驗了七、八次突圍,結果都被彼得同明軍的船隻給擋了回來。到了這個時候,“聖胡安號”的船長差不多也知道突圍的希望比較渺茫了。

他當然不能坐視明軍攻下島上的山丘小堡,從而威脅到聖薩爾瓦多城,失去了這所城堡的保護,“聖胡安號”就成了甕中之鱉。

他聽從了瓦德斯的命令,準備調轉船頭從海上轟擊木城,以消除明軍對島上西班牙人的威脅。

但是“聖胡安號”一動,彼得便指揮著三艘夾板帆船動了起來,想要趁機衝進雞籠港內。

這種狀況下,“聖胡安號”自然就不敢讓開航道了。雖然同為帆船,但是東印度公司這三艘夾板帆船是帶槳的,這是為了應對,位於赤道無風帶的東南亞島際間航行的。

要是讓它們衝了進來,行動遲緩的“聖胡安號”就成了靶子了。無奈之下,“聖胡安號”讓船上的100多名士兵坐著小艇上了島,以協助聖薩爾瓦多城的防禦去了。

第十二日中午,明軍就修好了這座山下的木城,郭慶再次從船上搬運了4門大炮上島。

郭慶以火炮壓陣,然後讓原住民組成了數隻部隊,進行了不間斷的進攻。

第十二日晚上月亮升起的時候,明軍終於攻破了山丘上的城堡,堡壘內的守軍被因為攻擊中損傷慘重而被失去理智的原住民們屠戮了。

這場攻擊山丘小堡的戰鬥中,明軍隻損傷了十多人,但是原住民損傷超過了300人,這幾乎是堡內守軍的3倍。

在之前伐木築城的勞作中,郭慶把這些原住民編組成了20人一組的基本單位,每進攻一輪就替換下來修整。並對表現不錯的小組賞賜酒食,使得這些原住民們始終保持著高昂的士氣。

雖然這場戰鬥讓這些原住民們損失了近四分之一,但是由於他們來自於不同村社,使得各個村社的村民的感受並非都是一致的。

損失最大的金包裏社、大雞籠社長老固然是愁雲慘淡,但是一些後來的村社長老因為損失較小,又攻占了西班牙人的一個堡壘,倒是頗為興高采烈。

而之前明軍同西班牙開戰的消息傳出後,就有村社一直派人趕來,當明軍攻下了社寮島山丘小堡之後,明軍中的原住民聯軍,很快就突破了2200人了。

看著人數還在不斷上升的原住民,就算是郭慶也有些忌憚起來了。他們的任務可不是趕走西班牙人就算結束了,還要把這個區域納入到大明治下,然後派人調查周邊的資源,以決定雞籠港的開發規模。

一個勢力雄厚的原住民聯盟,很可能會阻擾大明的人員進入雞籠進行開發。

郭慶就決定了,借著西班牙人的手,消耗一些這些原住民的人口。奪取了社寮島中部的高地,聖薩爾瓦多城的一切就都落入了他的眼皮底下。

他注意到,在得到了“聖胡安號”上的部隊支援之後,聖薩爾瓦多城內的人數再次恢複到了500人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