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拂曉之晨 第222章 禮堂內(2 / 2)

在萬鴻生看來,崇禎日理萬機,豈會把這區區300兩銀子放在心裏,說不定過幾天就忘記這事了。

不過他顯然沒有預料到,崇禎的確沒有再關注過他,但是那位被派來監督陀螺儀研究進程的內臣,卻盯上了他。

雖然作為一名參加會試的舉人,他原本不必害怕這些內臣。在會試期間,就算是六部重臣也沒有誰會吃飽了沒事幹,去招惹一名考試的舉子。

畢竟大家都害怕,會試中落榜的考生,找到由頭在京城鬧事。當年南北榜案,不就是考官同幾名考生關係過於密切,結果掀起了一場大案,剁下了數十顆腦袋嗎。

真要對某人有所不滿,會考之後還怕找不到機會下手麼。但是萬鴻生這事就說不得了,這可是他自己找上門去攬過來的差事,別人不過是要求他拿錢做事而已。

萬鴻生顯然也不能直言不諱的說,他不過是想要坑一筆錢,好準備會考。這讀書人要是坑宮內太監、豪商縉紳的錢,暴露出來也不過是付之一笑。

大家隻會評論被騙的人太蠢,說萬鴻生做事不拘小節,把這事當做茶餘飯後的一個談資罷了。

那些被騙的太監、豪商縉紳,就算事後得知,心胸開闊一點的,隻能摸摸鼻子自嘲一聲,心胸狹窄一點的,也不過是暗地裏下手找機會報複。絕不會不依不饒,光天化日的找上門去,壞了自己的名聲。

但是這300兩銀子是皇帝出的錢,這性質就大不相同了。當麵欺騙皇帝,這不是欺君嗎。雖說大明並不缺少貪汙皇帝錢財的官員,但是這麼明目張膽的人還是絕不會有的。

一個當麵欺君的讀書人,就算中了會試,也沒有什麼前途可言了。這位監督萬鴻生的內臣,又是一個憨貨。估計這位也是難得被分配了一個差事,整天圍繞在他身邊,就差沒要求和他同床共枕了。

整天有這麼一個想要出政績的內臣在身邊催促,萬鴻生也不得不裝模裝樣的開始研究起這個陀螺儀的定位原理起來了。

萬鴻生原本以為,這不過是一個工匠的手藝問題,但是他一旦開始投入研究後便發現,這同他所想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他投入的精力越多,失敗的次數也越多,但是他對於陀螺儀定位原理的興趣也就越大。

在這種狀況之下,會試自然是毫無意外的再次失敗了。雖然萬鴻生有些傷心,但是很快就把精力全部放在了陀螺儀的研究上。

為了能夠獲得更多的想法和基礎知識,他在科學院幾位院士的推薦下,成為了燕京大學的一名旁聽生。

在四書五經上沒有什麼天分的萬鴻生,卻在數學和物理學上發現了自己的天賦。

他迅速掌握了皇帝提出的三大力學定律,並以此推導出製作出陀螺儀的關鍵是,一個不停運動的轉子。

在現有的條件下,他發覺自己無法找到,一個體積不大,又能持續提供動力,讓陀螺儀保持勻速轉動的動力裝置。

也就是說陀螺儀現在是無法製作出來的,當他把這個結論告訴了那位整天跟在他身後的內臣後,那位內臣抱著僥幸的心態向他問道:“你研究了幾個月,花費了快一千兩銀子,難道就得出了這麼一個結論,就沒有一點其他的好處嗎?”

萬鴻生想了許久之後,才一臉謹慎的說道:“其實也不能說什麼好處也沒有,根據我的研究。

地球就是一個大陀螺儀,它始終圍繞著一個軸線在自轉,所以我們幾乎可以認為,這個軸線方向基本是固定不動的。”

內臣一臉迷糊的問道:“這是什麼意思?”

萬鴻生糾結了下,便下了個決斷道:“說明地球有可能不是球體,而是一個近乎於球體的橢圓體。”

那位內臣終於甩著袖子離去了,從此再也沒來煩過他,萬鴻生慶幸自己終於獲得了自由。

但是他很快便發覺,和微不足道的自由相比,隨著那位內臣一起離去的,還有舒適的住所和不必擔心的生活用度。

萬鴻生進出科學院的腰牌被收回了,而他現在這個旁聽生的身份,也同樣隻保留到這個學期的結束。

雖然他現在身為分文,但是隻要去京中的同鄉會館去打個秋風,想要回到老家也不是什麼難事。

但是幾個月來在燕京大學的研究學習生活,讓他完全愛上了這所跟大明書院風氣完全不同的學校生活。而對於物理學和數學的學習,也使得他再也難以忍受把自己關在書齋中,埋頭於故紙堆裏。

就在他躊躇之間,數學係的新晉教授王德進向他伸出了援手,希望這位在物理和數學上表現出色的旁聽生擔任自己的助手,完成崇禎交給他,推導出微積分學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