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不納島是納土納群島中最大的一個島嶼,麵積足有兩個香港島這麼大,地勢也非常平坦,但是人口卻隻有幾千人。
楊天生、陳衷紀看到這個島雖然其他資源不豐富,但是因為地處熱帶,島上森林密布,倒是盛產木材、椰子,足可以作為一隻艦隊的後勤基地,因此大為興奮。
兩人接受了島民的投順,並允諾這些島民,他們將維持當初宣宗皇帝的承諾,不對該島原住民進行納稅。
隨後,兩人便派人向鄭芝龍送了一份信,說他們已經在南洋站住了腳跟。鑒於安不納島同台灣島距離太遠,且鄭芝龍隻是台海巡閱使,因此今後就不再接受他的管轄了,另外他們會通過海商協會直接向朝廷彙報此事。
楊天生、陳衷紀的做派,自然引的鄭芝龍勃然大怒。他在奏章上向崇禎彈劾兩人完全是海盜行徑,應該把兩人調回台海,另外派人雲雲。
隨後,鄭芝龍希望皇帝能夠給予他一定的特權,放開對於他新設立於安平家鄉船廠的材料供應。
朱由檢聽完後隻是笑了笑,才問道:“海商協會這次是不是也有報告的事情?”
王承恩低頭看了看手上的目錄後,答了一聲“是”。在崇禎的示意下,翻找到海商協會同船送來的報告讀了起來。
海商協會的報告分成了四個部分,一個是各開發口岸的建設進度。其中廈門島完成的最為迅速,而舟山島的建設最為緩慢。
舟山島建設緩慢的原因是因為,浙江商人還沒想好要不要支持舟山開港。畢竟以往浙江的海貿都掌握在世家和豪商手中,他們就算自己不出海,也能享受著海外貿易帶來的好處。
事實上,朝廷的禁海令反而能幫助這些世家和豪商壟斷海外貿易的利益。
不過隨著上海、福建、廣東、天津四地的港口不斷的修建,讓這些浙江的縉紳豪族發覺,他們隻能禁浙江人出海,幹涉不了其他地區的商人出海之後,他們立刻轉變了態度。
舟山島地處寧波外海,地理條件優越,尤其是東、西兩個優良的深水港,更是遠超其他地區。
但是當他們準備以定海港、沈家門港為中心,建立一個超大的貿易港口時,卻又遇到了百年難得一遇的台風和海嘯。
雖然舟山島的損失不是很大,但是杭、嘉、湖地區的受災,讓想要參與貿易港口修建的商人們損失慘重。且災後重建工作,征用了原本用於修建舟山貿易港口的材料,這使得舟山港的建設大大的落後了。
倒是上海地區,這個原本隻是一個小漁村的地方,在崇明沈家的大力推動下,倒是初步形成了一個港口的模樣。半個月前還完成了,從上海運20萬石米糧北上入京的任務。
報告的第二部分則是彙報了,年初開辟的這些貿易口岸的貿易狀況。舟山群島雖然建設落後,但是貿易規模卻僅次於廣州和廈門。
經過海商協會的初步統計,從一月到六月,這些口岸出口的規模大約在300萬兩,而進口的商品總數僅為35萬兩。這一數據顯然不包括天津港,及大明南北之間的貿易數額。
報告的第三個部分,主要講述了關於海商協會對於南洋的開拓成果。
劉香率領艦隊抵達真臘國後,便看上了同奈河、西貢河和威古河圍成的一個三角洲。雖然這塊地方沼澤遍布,但是這個三角洲上有一個叫普利安哥的小漁村,在接受了不少越南難民之後,倒是發展成了一個小小的城鎮了。
隻要能夠占據了這裏,就是一個現成的港口。劉香並無意在這片土地上投入太多,他隻是想弄一塊地方到朝廷那裏換一個官位而已。
劉香先下手占據了普利安哥,然後才借著大明的名義,以自己的船隻在暴風雨中受到了損失,向真臘國借一塊地方落腳休息。
此時的真臘國正陷於內鬥,連國王都選不出來,自然沒人理會劉香的要求。而劉香即代表著大明,又帶著上千名海盜來此,真臘國內的幾方勢力也沒人願意去招惹他。
因此做好了戰爭準備的劉香,突然發覺這塊土地居然就這麼輕易的落入了他的口袋。
這讓他開始重新審視起了這片土地,這裏雖然沼澤和叢林密布,但是土地肥沃,河網密布。已經開發出來的稻田看起來長勢良好,那些從越南南方而來的難民又吃苦耐勞,實在是最好的勞動力。
劉香於是一邊招募越南難民,一邊大肆擴建普利安哥,並改其名為西貢。他隨後向海商協會寫信,要求協會替自己表功,冊封其為西貢鎮守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