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拂曉之晨 第211章 宮內的太監們(1 / 2)

紫禁城內,在一名小太監恭敬而殷勤的帶領下來,王德化穿過了一條兩側樹立著數人高紅色高牆的悠長穿堂,出現在了一個小小的幽靜庭院的麵前。

這裏是某間宮室的後花園,現在則是宮內某位大鐺的居室。沿著曲折的青石板道穿過了庭院,王德化便看到身穿大紅蟒袍的塗文輔,正站在一處宮舍屋簷下的陰影中,正對著他微笑著拱手為禮。

平日裏在宮人們私下議論中,被認為難以接近的都知監首領太監王德化,此時卻牽動著嘴角,露出了一個笑臉,親熱的拱手迎了上去。

兩人站在屋廊下,稍稍寒暄了幾句,塗文輔就伸出右手在身前一擺,微笑著說道:“今日天氣炎熱,我們還是入房敘話吧。鄙處雖然簡陋,不過粗茶還是有幾杯的。”

“也好,雜家走了這麼遠的路,正想要潤潤喉嚨。”王德化也不客氣,回了一句後,便大大咧咧的走入了,塗文輔身後的房間內。

這間房間的門麵不大,但是房間內的空間倒是不小,寬敞的房間被一座玉石屏風分成了兩半,入門處是一個大廳,屏風之後則是一個更為私密的書房。

剛剛繞過屏風,王德化抬頭看了一眼書房內的環境,頓時就停下了腳步。

他原本以為,今天的邀請隻是他和塗文輔之間的單獨會見。但是現在書房內就坐的,可不止一人。

李朝欽、王承恩,還有李義和王成兩名同魏忠賢一輩的老太監。看到這些人之後,王德化不由冷笑了一聲說道:“看來塗公公今天很忙啊,我看咱們還是下次再會吧。”

塗文輔注意到王德化雖然嚷著要離開,但是腳下卻沒有任何動作。他頓時做勢攔住王德化說道:“王公公何必如此,這幾位你又不是不認識。

今天這個聚會,可是李公公和王公公拜托我,邀請你和王公公來我這裏見個麵。你不會就這麼一走了之,不給兄弟我這個麵子吧。”

在信王登基之前,王德化在宮內同他關係不錯,還接受過他的幾次幫助,所以塗文輔才能如此對王德化說話。

對於王德化的舉動,王承恩視若未睹,而其他三人則立即起身,上前來勸住了王德化,終於讓他坐了下來。

待到王德化坐下之後,塗文輔便找了一個下手的位置坐了下來,以此表明他並不是今天這場會議的主事者。

看著塗文輔如此做派,李義不得不對著身邊的李朝欽詢問道:“李公公,要不還是你來說說吧。”

李朝欽趕緊擺著手謙遜的說道:“既然是幾位叔伯的主意,當然還是兩位叔伯自己開口比較好,我口拙舌短的,就不獻這個醜了。”

李義和王成互相對視了一眼,兩人向對方微微點了點頭,頭發花白的李義便對著王承恩、王德化說道:“兩位王公公現在是宮內首領,我等微末之人本不夠資格煩勞兩位公公。

不過宮內一些孩兒們,總是在我們這些老骨頭麵前鼓噪。我們這些老骨頭既然享受了他們的供奉,也隻好拉下臉來,請兩位公公行個方便了。”

李義說著便站了起來,向著兩人深深作了一個揖,王承恩頓時忙不迭的起身攙扶道:“李叔何必如此客氣,若是有事但請吩咐。隻要能盡力的,雜家一定盡力就是了。”

王德化顯然對李義的話並不感冒,隻是慢騰騰的起了起身,便又晃悠悠的坐了回去。

看著一副對他們不感興趣的樣子的王德化,李義心裏微微歎了口氣,才苦著臉說道:“今天我們豁出這張麵皮,就是想要請兩位放通州倉涉嫌貪汙的小吏一馬。”

王承恩楞了一下,還沒想好怎麼回答,王德化已經激動的站起來回道:“這可不行,先不說通州倉一案並不是我都知監一家在查,就是以陛下對此案的重視,也不是我們說放手就放手的案子。”

一向喜歡對王德化挑刺的王承恩,對此倒是難得的采取了默認的態度。

坐在李義上首的王成,看著場麵突然冷淡了下來,才慢吞吞的開口說道:“兩位現在都是陛下麵前的紅人,為什麼不給我們行個方便呢。

我們的拜托可不是單單為了自己,正所謂:花無百日紅,人、無千裏好。

兩位現在看似風光限,但也需要考慮下日後的日子吧。如魏公公一般,就算權傾朝野,最終不也還是遠竄中都了?

與人方便,就是與己方便。兩位若是能放這些小吏一馬,我等所有人,都願意為兩位公公效勞。”

對於王成的要挾,不管是王承恩還是王德化都沒有什麼反應。若是在崇禎登基之初,兩人也許還會對這些,代表著宮內傳統勢力的宦官屈服。

不過現在麼,對宮內二十四衙門整頓了十多次,裁撤了近一半以上的人員,再加上對都知監和東廠的改組,這些當年在宮內呼風喚雨的傳統勢力,已經對他們兩人起不到什麼作用了。

不管是王德化還是王承恩,他們手上的力量都是一個全新的組織。在他們控製的新組織裏,他們都不需要一個自成體係的小團體,來分散他們對於新組織的控製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