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拂曉之晨 第178章 條件(1 / 2)

朱由檢考慮了一下,便開口說道:“朕想要開通一條天津到果阿的定期航班,不過我大明的船隻和水手對於這條航線並不熟悉,而且過了馬六甲之後,印度洋上也缺乏熟悉的補給港。

所以希望你能替朕招募,幾艘熟悉這條航線的船隻及若幹船長、水手等,你覺得這個條件如何?”

薩門托頓時像是被堵住了喉嚨,完全說不出讚成的話語來。比起損害了整個王國利益的航海圖的泄露,這條天津到果阿的定期航班,更能直接損害到他這個中日貿易艦隊司令的眼前利益。

以中國現在的航海技術,想要發展到能夠探索新航路的程度,起碼也要二、三十年的時間。也就是說,想要驗證他提供的航海圖,短時間內是沒有可能的。

而這麼長的時間內,他估計早就返回家鄉建立一座玻璃鏡子工坊,不用再出海前往東方冒險了。到時候,即便是航海圖上出了點小問題,這位中國的皇帝也無法找他問罪了。

但是成立一條天津到果阿的定期航班,等於是立刻同他領導的艦隊形成了貿易上的競爭。

事實上,在他同朱由檢交談的過程中,他也受益良多。比如他還是第一次了解,日本的人口在2千萬上下,這幾乎是葡萄牙人口的10倍。

而崇禎對於銷售市場同人口規模相關的理論,也給了他不小的震動。

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貿易商人,薩門托雖然能夠感覺到,貿易艦隊規模的不斷擴大,並不能帶來利潤的無限擴大。

相反,隨著貿易艦隊規模的擴大,成本上升的速度遠遠超過了利潤增長的速度。且因為貿易量的增加,銷售的時間反而被拉長了。

現在看來,貿易艦隊的規模不能無限製擴大,倒是的確同各地區人口的規模,也就是這位皇帝所說的市場承受能力有關。

所以人口不到200萬的葡萄牙,不能同人口更多的英國、荷蘭相抗衡,因此在亞歐貿易中不斷的落於下風了。

按照這個理論,這位中國皇帝之前說的倒是正確的,一味的進行生絲、絲綢、黃金、象牙等奢侈品的貿易,雖然現在還能獲得超額的利潤,但是在荷蘭人、西班牙人甚至是英國人的競爭下,貿易艦隊的未來一定會很慘淡。

貿易艦隊的確應該試著拓展其他更為平民化,受眾更多的商品,從而避開在亞洲勢力越來越大的荷蘭人的威脅。

薩門托思索了許久,終於開口說道:“陛下的條件並不算很高,不過在這方麵,我也無能為力。

我國不過是一個小國,人口數量本就不多,能夠熟練的進行海上航行的船長和水手就更少了。

特別是肯冒著生命危險遠航到印度、中國的船員和船長就更少了,熟悉果阿到中國的船長也許還能找到幾個,但是熟悉這條航線的船員卻實在是湊不齊啊。”

朱由檢有些好奇起來了,他原本也沒打算全部招募葡萄牙及那些東南亞水手,而隻是想要借這條定期航班,培訓大明自己的水手和船長。

不過他還沒開口,薩門托就首先提起了人手不足的問題,這讓他有些吃驚。

於是他懷疑的追問道:“葡萄牙和西班牙據說是首先開啟了新航路的兩個國家,達.伽馬、麥哲倫的名字,連朕都聽說過。怎麼你居然說招募不到人手,莫非是有意在敷衍朕嗎?”

聽到崇禎嘴裏的兩個名字,和眼中狐疑的眼神,薩門托不得不吞吞吐吐的,把葡萄牙衰落的現狀,稍稍吐露了一些出來。

自從開啟了抵達東方的新航路之後,葡萄牙人憑借著壟斷的香料貿易,從一個人口百多萬的歐洲貧瘠小國,一舉成為了控製印度洋的霸主。

幾內亞的黃金、亞述爾群島和馬德拉島上的蔗糖和酒、巴西殖民地的木材同種植園、非洲的黑奴貿易,加上從印度、中國、東南亞群島源源不絕運回的貿易利潤,讓葡萄牙一夜之間就成了歐洲最為富有的國家。

但是這些財富並沒有改變人稠地狹的葡萄牙王國的落後麵貌,反而摧毀了葡萄牙人原本吃苦耐勞的天性。

王國的上層貴族迅速腐化了下去,比如國王的宮廷侍從原本隻有200人,但是到了上個世紀中卻擴大到了4000餘人。

而最為讓人吃驚的是,隨著上層貴族的腐化,和黑奴貿易的興起,王國之內養成了一種極為鄙視勞動的風氣。葡萄牙王國的耕地現在大半都被從非洲擄掠來的黑奴耕種著,每年卻有數千人擁進裏斯本,指望成為某個貴族的仆從。

這些人寧可在裏斯本的街頭閑逛,也不願意去學習一丁點手藝,因為他們認為,隻有沒有後台和能力的人,才需要靠幹活養活自己。

而對於從裏斯本到中國航線上,平均隻有一半船隻的返回幾率,那些葡萄牙水手更願意跑裏斯本、亞述爾群島、加勒比海、南美巴西的航線。

是以,原本獨占了印度洋的葡萄牙王國,現在變成了連一隻貿易艦隊的本土水手都湊不齊,需要雇傭印度及東南亞籍貫的水手的處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