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拂曉之晨 第157章 給晉商的機會(2 / 2)

在崇禎的吩咐下,趙思恭、李思孝五人終於戰戰兢兢的站了起來,李思孝隻是看了一眼,便下意識的說道:“這是山西地圖啊。”

崇禎對此並未深想,他可沒有想過現在可不是後世,除了將門和一些讀書人,並不是什麼人家裏都有一份地圖的。

這份地圖雖然比例失調,也沒有什麼等高線,但是起碼還是標出了山脈、河流、平原的區別。

朱由檢的手指沿著最上方的大同往下移動,經過了朔州、忻州、太原、臨汾、運城然後直到黃河邊上的風陵渡。

“從大同直到黃河邊上的風陵渡,雖然有一條汾水可以利用,但是朕聽說這條河流一年之中大約有一半時間已經無法通航了。

而除了忻州地區有些山陵之外,這條南北向的通道大部分地區還是較為平坦的平原地帶。

朕相信你們也看過了京城內正在修建的地上鐵軌車道了,朕打算沿著這條線路修建一條鐵路。此外從太原到陽泉再修一條支路,以溝通太原到井陘古道之間的鐵軌車道。

山西境內又以陽城、澤州、潞安三地冶鐵業最為發達,當地煤鐵礦產豐富。把這三地連上同蒲鐵路,鐵路所需的鐵軌也就能夠滿足了。”

幾位晉商代表隻是心算了下,便算出這條大同到蒲州的鐵路,加上到陽泉、陽城、澤州、潞安的支線,總長達到了近3000裏。

而根據他們打聽來的消息,城內修建得鐵路比較便宜,大約每裏地不到200兩銀子,而在野外則是350-450兩每裏地。這兩千餘裏的鐵路不算搭建橋梁和征地的費用,就超過了120萬兩。

朱由檢看著還在心算不已的幾個商人代表,幹脆直接說道:“這條同蒲鐵路及到陽泉等支線鐵路的總預算是350萬兩,建成之後,從黃河到大同的運輸費用將會比目前節省十分之五、六,而時間也可以縮短到三分之一左右。

最重要的是,整個鐵路建設光光是鐵軌就達到了3萬噸,也就是6000萬斤。朕相信即便山西境內所有的鐵礦、煤礦都進行擴大生產,依然要花去數年的時間,才能滿足這條鐵路的建造需求。”

陽城人翟寧頓時心中一動,小心的向皇帝求證到:“陛下的意思是,修建這些鐵路的物料,將會以采購的方式進行嗎?”

其他幾位晉商也關注的看向了皇帝,350萬兩白銀造價的鐵路,不管鐵路建成後能不能達到皇帝所說的節約成本的好處,光光是建設鐵路本身,就已經是一個非常有利可圖的生意了。

朱由檢並沒有回避商人們的問題,他直接了當的說道:“朝廷會派出官員設立山西鐵路局,對山西的地形和各種物料成本進行一個綜合調查。

然後對修建鐵路所需的物料進行核算,分段進行投標。以中標價格向投標商人采購物料。”

翟寧等幾人頓時有些眼熱了起來,不過趙思恭立刻清醒了過來,他謹慎的問道:“不知道這條鐵路,同陛下所說的機會,究竟有什麼聯係呢?”

朱由檢看了他一眼,徑直說了下去:“朝廷現在並沒有這麼多錢修建這條鐵路,所以山西鐵路局將會發行350萬兩的公債,期限30年,年利息為6厘。

這筆公債朕將會交給一個新銀行發售,隻要你們這些山西商人能夠在一個月之內承銷這350萬兩鐵路公債,那麼朕就會讓戶部給你們頒發一個商業銀行的執照,允許你們在戶部的監管下開展金融業務。

當然你們必須要承諾承兌中央銀行發行的紙幣,另外協助四海商行完成大同地區的物資籌備工作。

作為回報,河南、福建兩省的邊貿公司名額,朕可以勸說這兩省的商人出讓給你們。”

李思孝立刻不假思索的對著崇禎說道:“陛下,一個月時間不夠,從這裏到大同,光是往返就需要1個月的時間了。”

朱由檢看了看他,咧了咧嘴說道:“那麼朕就給你們一個半月,不過你們今天就必須給朕一個答複,究竟接不接受紙幣,要不要同四海商行進行合作?”

麵對皇帝的逼問,李思孝臉色有些蒼白,其他幾人也是額頭冒汗,他咬了咬牙說道:“不知陛下可不可以給小民等,一些商議的時間?”

李思孝的個子比崇禎長了一個頭,但是躬下身子的他,卻顯得比皇帝更矮上了些。朱由檢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意味深長的說道:“朕可是第一次給你們機會,希望你們不要讓朕失望。”

崇禎說完之後,便帶著王承恩從嘉樂殿的正門走了出去,留下了5個被丟在了陰影中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