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皇帝出奇的沒有發怒,但是眾位官員卻很快就冷靜了下來。
張瑞圖趁著這個機會,趕緊說道:“史永安彈劾的如果是事實的話,臣以為應當對胡廷宴加以處罰,並另外委派一名幹員擔任陝西巡撫,以安陝西之民。”
朱由檢頓時看向了他問道:“那麼你認為應該派誰去接任胡廷宴的位置呢?”
聽到崇禎這麼快回應了張瑞圖,還有幾位想替胡廷宴說話的官員頓時熄了心思,顯然皇帝已經打定主意要換人了。
張瑞圖不假思索的說道:“臣推薦副都禦史馮三元出任陝西巡撫,馮三元年長有勳,定能安撫陝西民盜。”
郭允厚卻兩手一拍說道:“不管是救濟陝西饑民、發放邊軍糧餉,還是安撫民盜,都需要錢糧。現在國庫內大約還有65萬兩節餘,而今年修山陵的款項還沒有撥付。諸位先說說,要從何處籌集錢糧,來堵上這個口子?”
黃立極也隨後說道:“自進入5月以來,京畿就一直沒有下雨,如果繼續幹旱下去,恐怕今年夏天京畿一帶就要先遇到旱災了。臣以為,戶部還應當留下一部分錢糧,以作為預備救濟京畿之民。”
黃道周站了出來,對著崇禎請求道:“如今國庫空虛,唯今之計,隻有請陛下發內庫的銀子,以濟時艱了。”
他的話音剛說完,立刻便有了幾名官員出來支持了他。朱由檢看著下方的一幹官員許久,才冷冷的說道:“也就是說,各位除了請朕撥付內庫銀子之外,就想不到其他法子了嗎?”
下麵的官員一時語塞,黃道周頓時不滿的說道:“陛下內庫的銀子,同樣來自於百姓的血汗,如今陝西百姓有難,陛下拿出一些銀子來,又有什麼問題呢?”
朱由檢聽了語氣不善的回道:“若是國是會議上,諸位隻會讓朕撥內庫銀子,那麼朕又何必同各位在這裏浪費時間?”
黃道周聽了更為不忿,陝西禦史李應期趕緊攔在了他前麵說道:“臣以為,不如讓在京城的各位官員助餉,也好讓陝西百姓知曉,朝廷非是見死不救,而實在是國庫空虛,無力施救。”
對於李應期的提議,響應者寥寥無幾,但是卻也無人敢出聲反對。
朱由檢對著李應期點了點頭說道:“李卿不管如何,總還是想了一個辦法。
不過朕也知道,本朝俸祿本就不高,京官更是清苦,要是讓各位官員助餉,少了不濟事,多了又讓一些家資不豐的官員難以支持。”
他說到這裏停頓了一下,這讓殿內的大多數官員鬆了口氣。不過皇帝卻繼續說道:“但是各位對百姓的拳拳之意,朕也不能視而不見。
這樣,各位回去之後,向各部官員通告一聲,這捐款賑濟陝西百姓,純屬自願。一文不少,百兩不多,能夠表示下各位的心意就成。
既然各位沒有其他主意了,那麼除了首輔和戶部尚書、吏部尚書之外,其他人這就散去了吧。”
雖然不滿於皇帝提前解散國是會議,但是這些官員們卻也因此鬆了口氣,畢竟陝西的問題實在是難以解決。老天不下雨,地裏就沒有收成,地裏沒有收成,餓肚子的老百姓就要起來造反。
然而要從江南運糧到陝西,比運到北京還要艱難。自古以來就有千裏不販糧,百裏不賣柴的說法。
除了山西同陝西隻隔了條黃河之外,其他各省同陝西之間,都是群山環繞,難以行走的山間小道。
而陝西除了南部的關中平原之外,陝北地區同樣是難以運輸的丘陵地帶。
可以說,想要賑濟陝西的災民,籌集錢糧是第一個難關,運輸糧食進入陝西是第二個難關,從關中平原把糧食運到陝北地區是第三個難關。
當殿內隻剩下了黃立極、郭允厚、徐光啟三位大臣之後,朱由檢這才招呼三人到自己麵前來,然後開口說道:“朕前日已經命人前往洛陽取糧10萬石,銀10萬兩先運入陝西了。
此外,去歲河南、山西尚算風調雨順,而今年這兩地似乎也不會遇到災荒,今夏大約豐收可期。朕打算在河南、山西征購糧食,以解陝西之災。”
郭允厚、徐光啟大大鬆了口氣,既然皇帝已經安排了錢糧,他們兩人都覺得問題不大。
然而黃立極卻意外的皺起了眉頭,他可不認為崇禎會這麼簡單的,就把內庫裏的錢這樣拿出來了。
“陛下打算如何征購糧食呢?”黃立極謹慎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