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拂曉之晨 第146章 和毛文龍的談話(1 / 2)

毛承祿一口喝幹了碗內的酒,他等待了一會,然而預想中的疼痛並沒有到來,反倒是一種無法抑製的睡意襲上了腦子。

他的身體晃了幾晃,就在任愛英哀痛的眼神中倒了下去。聽到任愛英的哀泣聲,光海君嘴角露出了一絲微笑,他再次對著崇禎的方向拜倒了下去。

“多謝陛下為小王主持公道。”光海君沉心靜氣的說道。

朱由檢平靜的說道:“這件事就到此為止,今後再有人敢提及此事,不論是誰,朕都會重重懲處。

王承恩,讓人把他抬下去吧,另外找幾名婆子好生照料這位女子,其他事情待她產後再說。

朕看今天這酒也喝的差不多了,把殘酒撤了,喚人上些清茶來,朕還要同兩位聊上幾句。”

從釣魚台的酒宴上被帶出來後,任愛英和毛承祿的屍體都丟在了一間屋子內,這裏大約是某個太監的寢室。

這間寢室不大,侍從出去時還點燃了床頭的蠟燭,任愛英哀傷的看著擺放在榻上的屍體,但是很快她覺得自己似乎發生了幻覺。

昏黃的燭光之下,毛承祿的胸口似乎在上下起伏,很快她耳邊還聽了一陣鼾聲。

任愛英頓時伸手擦幹了眼淚,走到了榻前,仔細觀察起了毛承祿。

釣魚台的宴廳內,皇帝、毛文龍、光海君麵前的案幾都撤去了酒食。

朱由檢拿起麵前的茶盞輕輕喝了一口,然後對著光海君開口說道:“光海君,朕看你被囚禁多年,身體也不是很好。既然來到了京城,那就好好在此將養身體。

至於你的封地濟州島那邊,朕會安排人替你代管。你看怎麼樣?”

光海君毫不遲疑的回道:“但憑陛下的安排,小王絕無異議。”

看到光海君如此識趣,原本還想著要費一番口舌的崇禎,頓時笑著誇獎了光海君幾句,並吩咐王承恩給予光海君在生活上的優待。

同光海君談完之後,崇禎這才對著從剛剛就開始沉默下去的毛文龍問候道:“聽聞毛帥出生於杭州,毛帥為國戍邊數十載,不知家中還有何人啊?”

毛文龍趕緊恭順的對著崇禎回答道:“臣雖然出生於杭州,但是家父在餘幼時就已經病故,後同母親寄居在舅家。

餘成年後在遼東投軍,30歲方才被授武職,娶山西張氏為妻,現在杭州老家,後在遼陽納一妾文氏,生子毛承鬥。因為遼陽淪陷,城內家人隻逃出臣子幾人,後被送回杭州老家。

去歲正月,建奴侵朝,犯我鐵山郡,臣之族人三百七十餘口被屠殺。臣…”

毛文龍說著就哽咽了起來,廳內原本緩和下來的氣氛,又變得哀傷了起來。

聽著毛文龍在遼東的經曆,朱由檢也為之淒然,他不由好言勸慰道:“自從老奴起兵之後,遼東百姓家破人亡,妻離子散者不知凡幾。

毛帥遠赴海外,帥數百疲卒,赤手空拳為大明建一東江鎮,庇護了數十萬遼東生民,此蓋世之功也。

朕以茶代酒,敬毛帥救我大明百姓之功。”

看著皇帝舉杯相邀,毛文龍頓時不敢怠慢的舉起了麵前的茶盞,口中頗為感動的說道:“臣駐守皮島,數年來未複遼東寸土,實在不敢當陛下之敬酒。”

朱由檢搖頭說道:“毛帥這話就說的不對,雖說大明和建奴比起來,是月亮和螢火之間的差距。但是在遼東戰場上,建奴比大明強,這卻是一個事實。

朕一向都認為,失敗其實並不可怕,勝敗乃是兵家常事。但是明明失敗了,卻依舊不敢正視現實,這就是自欺欺人了。

能夠在我大明連戰連敗之際,於皮島開創東江鎮,牽製建奴不能全力南下,這就是一件大功。

而解救數十萬遼東生民,使得他們沒有淪落為建奴之奴隸,這同樣也是大功一件。

遼東土地肥沃,但是也需要有人去耕種才能有所收獲。建奴雖然縱橫遼東,讓我大明的軍隊丟盔卸甲,但是建奴最大的弱點就在於它的人口。

建奴本族的人丁用於作戰就不能進行生產,而沒有一個穩定的經濟來源,建奴再強也不過是一隻流寇罷了。

今日建奴之強,不在於他在戰場上有多能打,而是在於他能把治下的人口充分的利用了起來,讓遼東的漢民替他耕田放牧而已。

毛帥解救了數十萬遼民,就等於是減少了建奴數十萬的勞動人口,這當然是大功一件。”

毛文龍因為毛承祿死亡的悲痛心情,在皇帝的誇獎下頓時變得好過了一些。

看著毛文龍的臉色緩和下來之後,朱由檢才繼續說道:“毛帥今年貴庚了?”

毛文龍趕緊回道:“不敢稱貴,臣今年50有3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