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拂曉之晨 第7章 孤獨的光海君(2 / 2)

光海君的情緒終於慢慢平靜了下,他思索了一陣後說道:“應該不會,這件黃金鳳簪是當初成親後我送給柳妃的第一件生日禮物。那個時候我還沒有登上王位,因此這支鳳簪是宮外所購,製作的並不精美。

能夠從柳妃的首飾裏挑出這支鳳簪送過來的,隻有柳妃最親近的家人。不過你說的也不錯,這裏都是那個逆賊的親信,我們的確不能大意…怎麼有馬蹄聲?這麼晚了誰還會來這裏?”

光海君突然側著耳朵聽了聽,臉上變色的說道。“馬蹄聲?大君是不是聽錯了?隻有風聲啊。”任愛英聽到的,隻有外麵漸漸大起來的風聲,她有些莫名其妙的回道。

光海君沒有理會她,依舊側著耳朵聽著,口中喃喃的說道:“西北方向,大約有幾十匹馬,你再仔細聽聽,馬蹄的聲音越來越近了。”

看著光海君如此專注的樣子,任愛英不敢怠慢,她閉上了眼睛,認真的傾聽著。

原本呼嘯的風聲,慢慢的多出了一些雜音,接著這些雜音慢慢的變得清晰起來了,是一群騎士正在趕路的聲音。

一群穿著明人甲胄樣式的騎兵打著火把,簇擁著三人正在小路上疾馳著。當他們看到遠處不足半裏路,因為上元節掛滿了燈籠被照亮的村子後,頓時勒馬停了下來。

王化貞眼睛死死的盯著遠方燈火輝煌的村子,有些氣喘籲籲的說道:“前麵那個村子就是囚禁光海君的地方嗎?”

引路的年輕小將頓時回身答道:“回大人,正是這個村子。卑職前日偽做行商,從島上的鄉人口中得知的消息。而且卑職前天親自過來探訪時,村子裏有一座宅子被高牆所圍,還不許外鄉人接近。卑職以為,這光海君一定在此。”

王化貞這才把目光轉向了這名小將,看著他英氣勃勃的樣子,不由笑著誇獎道:“要是能救出光海君,你就是首功。”

看著王化貞誇獎毛永喜,毛承祿略略有些吃味,他身為毛文龍義子之首,本身勇武絕綸,又是毛文龍身邊家丁的統領,一向被皮島眾將高看一眼。

沒想到卻被毛永喜搶了一個頭功,他自然是有所不服氣的。皮島孤懸海外,又是苦寒之地,雖然東江鎮立功不少,但是朝廷高官都懼怕海上航行的風險,因此無人願意親自上島慰問諸軍。

東江鎮的將士雖然效忠於大明,但是對於自己似乎被朝廷遺忘的處境,還是抱著相當不滿的。

當前遼東巡撫王化貞帶著犒賞巡閱東江鎮,並告知眾人開春之後,朝廷要開始接走烈屬及殘疾、病患軍士之後,東江鎮的軍民頓時意氣高昂了起來。

東江鎮的軍民們,在連續的征戰中,似乎感覺朝廷有把他們當做包袱和棄子後,他們已經對於大明不再有什麼指望了。

畢竟朝廷除了關心他們到底殺死了多少建奴之外,就是抱怨他們是不是冒領了軍餉。對於殘疾軍士、戰沒軍士家屬的生活不聞不問的態度,實在有些讓人寒心。

當崇禎剛剛登基就向東江發放犒賞,且不問功績大小,要把這些烈屬、殘疾軍士接回大陸撫養的舉動,頓時打動了他們的心,也終於消除了東江鎮將士對於未來的擔憂。

而且被崇禎派來巡閱的,更可以說是東江鎮的創立者王化貞,也是東江大帥毛文龍的恩帥,在這些東江鎮的將士們眼中,王化貞就等於是東江鎮在朝堂上的代表。

而東江大帥毛文龍對於王化貞的熱情和恭敬,也讓這些東江鎮的將士們起了親近之意,也因此毛承祿期望能在王化貞麵前表現一二,說不定皇帝也能因此聽說自己的名字。

毛承祿對著王化貞拱手說道:“請撫院大人在此稍候,某帶著兄弟們為大人拿下這個村子,必定救出光海君。”

王化貞正想說話,不過看到身邊的錦衣百戶林遠忠麵上似乎有些為難的意思,於是對著他問道:“林百戶可是有什麼不同意見?”

林遠忠沉吟了一下說道:“用強攻的話,下官擔憂救不了活的光海君。”

從出生就在東江鎮生活,對於錦衣衛缺乏敬畏心的毛承祿,頗有些不樂意的說道:“林百戶難道以為,區區一個小村我們還攻不下來嗎?”

林遠忠微笑著說道:“那倒不是,毛參將的勇武我是有所耳聞的,不過毛參將再怎麼勇武,也是需要時間衝進院子,要是這些守衛先送光海君歸天怎麼辦?要是他們之後把光海君的死栽贓到大明官兵身上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