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慘淡經營 第301章 敲打黃立極(2 / 2)

看著殿內的官員都在屏息等待自己的處置,朱由檢突然展顏說道:“正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朕提出舊事,就是希望內閣幾位先生不要忘記,入閣乃是為了報效國家,而不是國家對你個人品德的獎賞。

把個人的名譽看的比這個國家的國民還要重要的人,不應當進入內閣。對這個國家的國民沒有憐憫之心的人,不應當進入內閣。對於如何造福於這個國家毫無理想的人,不應當進入內閣。”

朱由檢一口氣說了他對於內閣閣臣的要求,讓殿內的官員們都有些無所適從。

但是今日能站在這裏參與會議的都是三品之上的高官,他們苦熬資曆才得到了現在這個位置,又怎麼肯為了黃立極三人去同皇帝抗辯。

雖然在政治上,從魏忠賢被發配出京城之後,黃立極已經隱隱成為了所謂閹黨的領袖。

但是組織形式比東林黨人更鬆散,完全依靠政治利益結合起來的閹黨,是沒有人願意在這種關頭替黃立極充當炮灰,以轉移皇帝的注意力的。

若是以往公開的朝會上,依附於黃立極這個團體的低階官員,大概會毫不猶豫的站出來,試圖博取首輔的好感,從而博一個青雲直上。

但是對於這些離三位閣老地位差不太遠的官員們,他們大約心裏幸災樂禍的更多,畢竟要是三位閣老被迫退仕了,內閣豈不是又多了三個位置,更別提還空出了一個首輔的位置。

吳淳夫心裏正在掙紮著,他仔細衡量著,現在出來支持皇帝的主張,會不會遭到首輔的嫉恨。皇帝的青睞和首輔的嫉恨,到底哪一方更為有利。

沒等他思考完畢,刑部尚書薛貞已經迫不及待的站了出來,極力誇獎崇禎的建議正是革舊布新,大振人心之舉。

薛貞的恭維,讓朱由檢的臉上都有些微微發熱了。他不由對薛貞親切的說道:“果然朝中還是大司寇思維清晰,對朕的心意了然於胸啊。”

有了薛貞的領頭,左都禦史自然也就不甘於人後的跟上了。接著便是通商郵政部的田仰,和其他幾位官員的呼應。

看到崇禎已經掌握了這場會議的節奏,黃立極立刻決定放棄在這種細枝末節上同皇帝糾纏下去。

“老臣愚鈍,不能理解陛下舉措之深意,實在是惶恐。臣以為,內閣缺員今後選人的規則,當按照陛下今日所說為標準。”

黃立極說完之後,還不忘記冷眼撇了薛貞一眼。20多位官員中,屬於東林黨人的隻有韓爌、劉宗周兩人。孫承宗這位大學士因為沒有加封九卿的頭銜,也就無法參加這場會議了。

劉宗周對於崇禎提出的以民為本的思想,覺得很合自己的胃口,因此沒有出聲進行反對崇禎借此破壞內閣候選人的規則。

當然他並沒有意識到,崇禎口中的民眾和他認為的民眾並不是一回事。

而韓爌冷眼旁觀崇禎借機敲打黃立極,心裏感覺舒服了許多。他和劉宗周兩人從候選人名單上刷下來,他並不覺得意外,畢竟現在朝中還是這些原先的閹黨黨羽掌握權力。

但是黃立極卻把錢謙益留在了名單上,這無疑就是在打他的臉了。這不是擺明了說,他韓象雲還不及一個錢謙益嗎。

韓爌心胸雖然廣闊,但是讓一個他眼中的後輩越過了自己,心裏還是有些不自然的。

而朱由檢看著黃立極低頭,心裏也終於輕鬆了些。他把魏忠賢趕出京城,又極力壓製著東林黨人,不是讓黃立極成為同張居正一樣的權相的。

昨晚收到的候選人名單,除了李天經同錢謙益外,其他四人居然都是同三位閣老有說不清的關係,這就有些讓他警惕了。

因此今日在會上,他便故意要敲打一番內閣,看看這群掌控著大明的高級官員,究竟有幾人願意誓死保衛黃立極幾人的。

不過敲打的效果看起來不錯,除了三位閣老之外,其他官員並沒有表現出,願意同三位閣老同生共死的願望出來,這讓崇禎心情輕鬆了許多。

而明了了三位閣老同群臣之間的關係,朱由檢也簡單的放過了三名閣老,開始聽取六名候選人的自我介紹。

首先上來的是任陝西按察使的李天經,他是徐光啟推薦的人選,精於算學和天文學,原本徐光啟想讓他參與編製崇禎曆書的工作。

不過朱由檢出於平衡內閣的需要,要求讓徐光啟推薦李天經入閣,準備讓他主管教育工作,以分散禮部那群死抱著四書五經不放的守舊官員手中的教育管理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