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慘淡經營 第298章 內閣候選名單(1 / 2)

張維賢思索了許久,才終於確定到,隻要張家沒有造反的意圖,就不可能對抗崇禎對於京營的改革。

而顯然張家既沒有這個能力,也無法背棄曆代英國公對皇室效忠而換來的忠誠名聲。

“不管陛下在想什麼,我們張家隻要服從於陛下的意誌就足夠了。”張維賢思索了許久之後,終於得出了一個結論。

張之極頓時感覺有些不好,他一向謹小慎微,隻想著能安穩的守著英國公的爵位繼承下去,此外就是不沾染朝堂上的政爭,讓一家人平靜的生活。

他沒有父親張維賢對於政治的野心和能力,所以他是極不願意加入到崇禎同勳貴之間的戰爭中去的。

“父親,其實我們什麼都不做,陛下也不會對張家如何的。而且,世傑不是已經在替陛下衝鋒陷陣了嗎?”張之極不由小心的提醒道。

“糊塗,陛下雖然因此不會對我們如何,但是張家世代為陛下忠臣的傳統,也會在我們手中斷絕。世傑是不會繼承英國公的爵位的,讓庶支壓倒嫡支,你是嫌張家的生活過的太平靜了嗎?”張維賢不滿的說道。

張之極頓時默然了,張維賢清了清喉嚨之後說道:“我記得我們在三河不是有兩個田莊嗎?把它進獻給陛下,用來援助順義受難的百姓吧。貴族院那邊,你代表英國公府去參加,隻要支持豐城侯就好…”

在文華殿內的內閣會議室內,內閣成員及六部九卿正在緊張的會推著兩名閣臣的人選。按照慣例,列入名單的候選人今日都已經回避了。

“我們已經討論了幾天了,我的意思是,今天無論如何也要把人選決定出來,然後明日交給陛下圈定。這樣元旦之後,新內閣就可以正式處理政事了。”黃立極對著會議室內的同僚說道。

施鳯來則補充道:“這幾天各位同僚推出的人選有:李天經、王永光、韓爌、劉宗周、李標、來宗道、吳淳夫、錢謙益、楊景辰等九人,內閣現在隻空缺兩人,因此內閣以為把候選人限製在6人以內最為合適。”

名單中排名第一的李天經是吏部尚書徐光啟推薦的,原本以往的會推是以吏部為首,聯合九卿議論人選。不過現在崇禎要求,內閣會同九卿進行人選挑選。

雖然擴大了內閣的權力,但是其他人還是不願意同吏部尚書推薦的人選較勁。

如此一來,便是從剩下的8人中剔除掉3人。按照以往的會推慣例,隻要勾去後麵三人的名字即可。

不過今天進行會推的官員們,卻沒有采用這麼簡單粗暴的方式。

楊景辰是閣老張瑞圖的同鄉,也是張瑞圖推薦的人選。而錢謙益雖然是東林黨人,但是卻比韓爌、劉宗周圓滑,如果讓在座的幾位同東林黨結怨的官員在三人中挑選,他們寧可選錢謙益。

而吳淳夫不僅是張瑞圖的老鄉,同時和首輔黃立極交好,顯然要反對他,是需要極大的勇氣的。

王永光、韓爌、劉宗周、李標、來宗道五人中,內閣幾位閣老一致想要拿走的就是韓爌、劉宗周兩人。

前者曾經當過首輔,有了這份資曆,現在的首輔想要管束他就比較艱難了。

而後者如今被崇禎當做朝中唯一的賢人看待,幾位閣老沒人願意同一位賢人共事,因為出了問題肯定是他們的錯誤,而有了功勞一定是賢人的功績。

更糟糕的是兩人現在都是東林黨領袖,讓他們入閣無疑是給了那些,整天想要清理朝中閹黨的東林黨文官,一個插手朝中人事的機會。

張瑞圖咳嗽了一下說道:“我看,曾經入閣而主動辭職的人選就不必再推薦了,要是陛下欽點了之後,他又不想幹了鬧辭職,我們豈不是還要重來一遍?

為了提高陛下所說的行政效率,和減少不必要的麻煩,我認為名單內應當剔除入閣後主動辭職的人員。”

在座的幾人都很清楚,張瑞圖說的是做了三個月首輔的韓爌。左都禦史曹思誠有些猶豫的說道:“韓太常的資曆可比後麵幾人高多了,把他剔除名單,會不會引起朝野非議?”

吳淳夫立刻反駁道:“我們隻是設置不合格的條件,又不是針對韓太常,朝野又有什麼可非議的?”

吳淳夫頓時引起了幾人的共鳴,於是乎韓爌成了第一個被刷下去的人員。

去掉了韓爌之後,房間內又陷入了沉默之中。黃立極突然輕輕咳嗽了一聲,施鳯來臉色變了變,終於還是出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