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有些意外,他原以為孫承宗等人會接受不了自己的說法,而主動退席以表示自己的抗議。
如此一來,他便可以找借口以俞谘皋、尤世威、吳懷為班底,再征調武學的學員,來打造他所想要的總參謀部。
沒有了德高望重的孫承宗的坐鎮,這個總參謀部將會成為他的一言堂。再通過總參謀部去整編各地的軍隊,最終把軍隊控製在他一個人的手上,這就是他的設想。
如果一開始他就以武人為班底籌集總參謀部,那麼肯定會被文官們集體抵製,但是如果文官們不屑於參加一個赤裸裸的不講道德,隻談功利的總參謀部當然是另外一回事。
朱由檢想的很周到,他唯一沒有想到的,就是孫承宗居然沒有動怒離去。
聽到孫承宗心平氣和的詢問,朱由檢咬了咬牙,繼續毫無感情的說道:“自然是要把大明現在的軍隊整編重建,成為有效率的殺人機器。”
鹿善繼終於忍耐不住了,他對著崇禎有些激動的說道:“陛下,請慎言,自古以來凡聖天子必心存仁厚,嗜殺乃是桀紂之君的無德之舉。”
“伯順。”聽到鹿善繼把崇禎比作桀紂之君,孫承宗忙不迭的製止道。
朱由檢的目光轉向注視鹿善繼,看著他重新冷靜下來後,朱由檢才開口說道:“把軍隊訓練成有效率的殺人機器,並不能證明朕嗜殺。
朕可以理解,你們現在接受不了朕的想法。但是對朕來說,軍隊不需要分辨殺人是不是符合道德,他們隻需要一絲不苟的執行上級的命令就可以了。
分辨殺人是不是符合道德,這是朕同兵部的責任。如果一隻軍隊要靠自己來判斷戰場上該不該殺人,那麼朕為什麼要花這麼多百姓的稅金去養活他們呢?
更何況,仁厚這種東西不是給予敵人的,而是給予大明的百姓的。如果朕把仁厚給予了建奴,那麼朕要拿什麼給予大明的百姓呢?”
孫承宗不得不小心的勸諫道:“陛下,古人雲: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陛下身為大明皇帝,自然是萬民之主。建奴雖惡,然建奴治下的百姓依然還是陛下之百姓,不可輕易拋卻他們啊。”
朱由檢思考了一會才回答道:“如果沒有一隻強大的軍隊,擊敗建奴,就算朕口頭上說不拋棄他們,實際上不已經拋棄了他們了嗎?”
孫承宗想不出要如何去說服這位執拗的少年天子,一時之間大殿內頓時變得安靜了下來。
事實上孫承宗等人也心知肚明,崇禎所說的軍隊是一部有效率的殺人機器雲雲,並不是那麼毫無道理的。
大明的軍隊遇到建奴就敗退下來,不就是比不上建奴殺人的效率嗎。但是這種話大家心照不宣就可以了,崇禎現在赤裸裸的把軍隊的本質說了出來,這就讓這些聖人門徒們感到十分不自在了。
看著場上陷入了尷尬的沉默之中,袁崇煥轉動了下眼珠,不由出來打圓場的說道:“說來說去,最終還是要回到整編大明的軍隊上來,不如就請陛下給我們說說,想要如何整編建立一支新軍吧?”
對於袁崇煥的解圍,孫承宗、鹿善繼都微微點頭認可。朱由檢看了眼袁崇煥,才開口說道。
“朕查閱了下,戚家軍當年一個營頭有3000多人,而營中又分成:營、官、哨、隊四級。
朕覺得一個營3000人左右最為合適,而營中分為四級也便於指揮。因此朕要求總參謀部以戚家軍的編製為基礎,編製一個完整的營編製出來。
不過新軍要有新氣象,這營、官、哨、隊四級,還是改成營、連、排、班四級比較好。
還有營、連兩級都要設置參謀,一是協助主官進行作戰計劃的擬定;二是監督後勤軍資的保障情況,並核查軍法官執行軍法有無錯誤。
後勤保障人員及軍法官都要設置到排一級,這些就是朕的想法。”
聽到崇禎對於軍隊並沒有什麼稀奇古怪的想法,隻是把原先軍營將領的權力分了出來,分攤到了參謀、後勤、軍法官身上,孫承宗終於放下了心。
邊上的袁崇煥則是若有所思的想著,這豈不是等於,今後那些邊境的鎮帥們,再也無法把軍隊當成私有物來管理了。
而通過下屬參謀來統一管理軍隊的總參謀部,將會成為大明軍隊最高的指揮機構。那麼五軍都督府和兵部,將不可避免的被邊緣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