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頓時有些義憤填膺的說道:“這些邊軍將官好不曉事,不是殺良冒功,就是縱容商賈資糧於敵。臣以為,不如把他們抓起來,好好審問,以震懾九邊不法之徒。”
朱由檢突然敲了敲自己的腦袋說道:“被你一說,我倒是想起來了。王化貞既然都放了,那熊廷弼的頭就交給其子拿回去葬了吧。
那個江夏知縣王爾玉,逼迫熊兆珪自死,又剝去熊妻身邊的婢女衣服打板子,人品未免過於卑劣了一點。皇兄殺廷弼,乃是因其壞國事,這混賬東西如此下作,實在有傷皇兄的臉麵。
你待會替朕傳旨,熊廷弼因為個人成見致僨國事,其罪當死。但是熊廷弼當初在遼東也是有功勞的。古人雲:有功當賞,有過必罰。
熊廷弼既然已死,其罪自消。許其子收其首級歸葬,念其昔日之功勞,恢複其妻、子恩蔭,並令當地發還田宅,停止追贓,賜撫恤金3000兩。
至於江夏知縣王爾玉,讓內閣找個由頭,把他趕回家去,這件事就不必寫在聖旨上了。”
王承恩小心的恭維道:“陛下真是仁厚之主,想必熊廷弼九泉之下也會感謝陛下的。”
朱由檢並沒有接話,沉默了一會才說道:“這種事朕就不指望了,不過是給家屬一點安慰而已。順便傳詔天下,今後廢除脫去女子衣服打板子的刑罰,隻要犯女沒有涉及逆案,就不得公開進行審案。”
“是,陛下。”
朱由檢繼續把目光看向了地圖說道:“我們還是回到宣府鎮上來,宣府總兵黑雲龍,萬全都司掌印沈繼業,欽差巡撫宣府等處地方讚理軍務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檢都禦史李養衝。
區區一個宣化城,就有三個軍政大員坐鎮,自然是因為宣府鎮的位置極為重要,宣府鎮所轄長城東起居庸關四海治,西達今山西東北隅陽高縣的西洋河,長一千餘裏。
宣府鎮是京師西北的第一道屏障,昔日蒙古強大時,入關侵犯所取道路必為宣府、大同兩地。
隆慶和議之後,宣大之地未經戰火已經快60年了,宣府的兵將究竟還剩下幾分戰鬥力,朕對此深感懷疑。
讓駱養性去宣化,社會調查所、大明時報也派出幾人,去把宣府鎮的軍隊、將領和地方情況都給我摸清楚。特別是三個軍政大員的性格、能力還有彼此之間的關係,都要摸清楚。”
王承恩頓時答應了一聲,接著便說道:“陛下,社會調查所、大明時報這邊,是聽命於駱養性還是各自獨立行事呢?”
“當然是各自獨立行事,社會調查所就以四海商行的名義,安排人員在宣府鎮行事,至於大明時報在當地設立一個分社就是了。”朱由檢毫不遲疑的回答道。
朱由檢停頓了一會,手指從宣化挪動到北麵的張家口說道:“張家口是蒙古左翼三萬戶同我大明互市之地,也是大宗物資從大明出關的必經之路。
讓駱養性對此地多加關注,搞清楚控製這個市場的到底是誰,但是先別驚動他們。
張家口東北的獨石口,向來有‘上穀之咽喉,京師之右臂’之稱。不過此地不是互市之所,純為駐守之地,因此更要派人進行調查。
5日之後就是元旦,讓他們過了元旦再出門吧。明年3月之前,我要看到一個初步的報告。進入3月之後,朕就要對宣府鎮的人事進行調整。
至於大同那邊,就讓錦衣衛指揮使董琨去。大同、宣化兩地的鎮守太監,三年來一貫報喜不報憂,這是把宮裏當傻子嗎?讓都知監選誠懇謹慎之人替換這兩人回來,就如此辦理吧。”
“那麼陛下,這駱養性、董琨是否以監軍的名義派往宣化、大同呢?”王承恩小心的提醒了一句。
“不,以他們在京營兵變中辦事不力,貶一級發往大同、宣府兩鎮,主持軍隊退役及監管軍士糧餉發放事宜。”朱由檢僅僅是思考了片刻就決定道。
王承恩正準備下去傳達旨意的時候,朱由檢突然再次返身再次看著地圖,他似乎想起來些舊事。
“獨山口這裏,讓人順便找找,是不是有一種灼燒之後會吐泡泡的石頭,看起來就像是石頭被燒開了一樣。如果找到的話,就運一些回來。”
朱由檢終於想起來了,這裏是他曾經去遊玩過的地方。附近有著一處露天的沸石礦,沸石可是一樣好東西,不管是飼料、農業還是工業上都能用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