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慘淡經營 第268章 換位子(2 / 2)

讓這些不聽命令的官員換個位置,那麼處在一個陌生環境下的官員,就沒有那麼理直氣壯的敢反抗朝廷的政策了。

沒有下屬的支持,就敢把朝廷頒發的政令束之高閣的官員,不是一個真正的蠢貨,就是一個完全不懂政治的迂腐之人。對付這兩種人,內閣的閣老們有的是辦法。

為了驗證這個方法是否可行,黃立極等人以內閣的名義,發出了讓順天府下轄的大興縣、宛平縣官吏完全交換的政令。

如果是在其他地方,這種全縣官吏的交換起碼要花上幾周,然後兩縣的官府起碼要幾個月內無法進行正常的運行。

但是大興縣及宛平縣就在京城之內,以前門大街中軸線為界,把京城分為兩個部分。

東麵為大興縣,縣衙在交道口附近的大興胡同內。西麵為宛平縣,縣衙在地安門西麵東官房胡同內。

兩縣的縣衙甚至不足10裏地,隨著內閣的命令抵達,兩隊錦衣衛就封鎖了兩處縣衙,兩縣的官員胥吏在錦衣衛的監視下,連一張紙都沒能帶出縣衙。

交換的胥吏隻到六房正吏為止,縣衙六房分管的辦事人員並沒有變化。

但是偽造數據作假的,正是這些六房正吏。按照明代胥吏父子相傳的官場陋規,這些胥吏把持著本職最少也有3代了。

比起偽造京城百姓在兵變中財產損失數額的數目,最為驚人的還是,兩縣在房契交易中被胥吏扣留下來的契稅,及上下勾結所貪汙的廊房錢。

雖然不少吏員試圖反對這種強製的調離,但是當出頭者被當做兵變的內應逮捕之後,兩縣的官吏頓時認清了自己的處境。

在錦衣衛的監視下,沒有被逮捕的胥吏們,開始戰戰兢兢的翻查起前任留下賬冊的疑點來了。

這時代做假賬的手法基本都差不多,在這些家學淵博的胥吏麵前,一個個疑點迅速的被揭發了出來。

兩縣每年征收的國稅折銀近3萬兩,支出大約為4-5萬兩,可以說每年都是虧空的。但是落入到這些胥吏和縣官口袋中的銀錢,每年同樣不少於3萬兩。

對於錦衣衛交上來的詳細案情報告,不管是崇禎還是內閣的幾位閣老,都認為不宜公開。

一是因為彙報裏麵的內容過於詳細,公開之後倒是成了各地胥吏的犯罪指南了。

此外除了一部分錢糧是落入了胥吏和官員的口袋,還有一部分則是用來發放三班衙役的工食銀,最後一部分則是用來應付宮內的攤派。

朱由檢仔細翻看了下,之前幾位公主的大婚,及一年四季叫不出名頭的祭祀用品,已經占據了近三分之一的隱沒數額。

他不得不承認,這是大明的製度上出了問題,不是這些官員胥吏天性就是這麼貪婪。

他不打算用幾個胥吏、官員的人頭,來掩蓋大明製度上的缺陷,也不認為在這樣的製度上,死刑能起到什麼震懾性的作用。

朱由檢駁回了內閣把案件交給刑部進行處理的意見,他調離了幾名涉案最深的胥吏,組建了一所吏員進修學校,下令北直隸境內的新進吏員都必須進入該學校進行學習,並開始抽調各縣的胥吏進行培訓學習。

北直隸及京城各衙門的胥吏不再設定為固定役,而是開始進行流通,官不封建而胥吏封建的現象,在北直隸開始消失了。

原本內閣一直推行不下去的地方改製,廢除吏員世襲製度,在各縣增加國稅局、縣法院兩個機構,在大興、宛平兩縣及順天府先成立了。

於此同時,朱由檢也正式下詔廢除了宮內對地方的攤派行為,但是要求地方必須協助宮內收購各項物品。

雖然崇禎並沒有完全廢除宮內和地方之間的利益勾連,但是比起之前的無償攤派,這已經是大大的減輕了兩縣的負擔了。

在海商大會召開的最後一天下午時,一副明國少女打扮的伊莎貝拉,正同袁照容在“宮後苑“內散步。

雖然逃離了安東尼奧主教等人的控製,但是伊莎貝拉發覺自己好像是從一個小監獄跳到了一個更大的監獄。

和在澳門時,還有葡萄牙同胞可以交流不同,在這座處處都是高牆的宮殿之中,除了一名嬤嬤之外,她基本上找不到可以談話的對象。

這樣的生活過了兩三天就快要把她給逼瘋了,幸好那位明國的皇帝似乎察覺到不應該如此對待一名淑女,終於把她從那處冷清的院子給搬遷了出來。

她的生活很快就大變樣了,皇帝不僅給她安排了兩名侍女,還讓一名貴夫人來照顧她,伊莎貝拉很喜歡這位行事看起來比她的年紀更為成熟的貴夫人,因此她便整天同袁照容待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