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家15頃地,皇貴妃並貴妃家10頃地,妃家5頃地,公主家10頃地.以上均為一世而終。
侯爵限以一百頃,伯爵限七十頃。超出以上限額者,則收回賜田,直到賜田收完為止。公爵嗎照著老例。”
朱由檢幾乎沒有怎麼考慮,就隨口交代道。李承祚有些擔心,事後那些皇帝的親戚在皇帝麵前哭訴,倒時皇帝又要重新反悔,再次改回舊製。
那麼今天他這個在場的人員,未必不會被遷怒。於是他試探的問道:“陛下,這個改法,會不會對天家親眷過於苛刻了?這樣規模的賜田,大約隻能維持溫飽而已,會不會有失天家體麵?而且恐怕皇親、公主們,會向陛下哭訴啊。”
“這世道,能不餓肚子就不錯了。天下百姓一天忙活到頭,都未必能混上溫飽。他們還有什麼不滿足的?想要過上好日子,就自己去掙,別指望靠著從國庫裏掏錢享受。”
朱由檢的話說的有些刻薄,李承祚以為這是昨日京城兵變鬧的,他頓時住口不再勸說,免得心情不好的崇禎,把自己當成了出氣筒。
房間內沉默了一陣後,朱由檢方才開口問道:“剛剛朕說的,你以為如何,還有沒有需要補充的?”
“陛下明見,臣覺得實在沒什麼需要補充的了,隻需選一誠實可靠之人推行,不至於引發諸位勳戚的反對,就能實施下去了。”李承祚對著崇禎討好的說道。
朱由檢看著李承祚思考了一會後說道:“剛剛豐城侯說,想要為朕分憂,是真心的嗎?”
李承祚心裏頓時咯噔了下,看來崇禎是要把這個難題交給自己去辦了,不過已經主動向皇帝效忠的他,現在更是不能露出畏難畏縮的表現,否則靠著獻出土地換來的機會就白白浪費了。
李承祚咬著牙說道:“臣效忠於陛下之心,絕無虛假。如果陛下讓臣去推行此策,臣一定竭盡所能,為陛下分憂。”
朱由檢臉上浮起了微笑,鼓掌說道:“好,豐城侯的忠心,朕會記在心裏的。王承恩把田爾耕叫進來吧。”
田爾耕進來之後,就跪在了李承祚身邊,朱由檢看著兩人說道:“朕打算設置貴族院,以管理大明的勳臣貴戚。這宗人府有宗人令,這貴族院就叫院長吧,品階就低於宗人令一等,設為從一品。
具體的屬官設置,豐城侯回去後擬個章程出來,報給朕就是了。至於管理的措施,剛剛豐城侯說的那幾條很不錯,朕覺得可行。你回去之後寫個詳細的紮子上來。”
李承祚有些驚嚇的抬頭說道:“誰,臣建議的那幾條?”看著眼睛睜的老大的李承祚,朱由檢很肯定的點頭說道:“正是,怎麼豐城侯有什麼疑問嗎?”
李承祚嘴裏有些發苦,他可沒想到,崇禎會連整個鍋子都戴到了他頭上。不過看著崇禎的目光,他終究沒有膽子否認,還是下意識的點頭,承認了是自己的主意。
朱由檢這才滿意的對著田爾耕說道:“這京城兵變,朕也聽說了,大約和勳貴脫不了幹係。豐城侯既然是貴族院的院長,自然有義務幫助你理清那些勳貴是可靠的,那些是不可靠的。
朕就說給你們兩位說一個要求,不要冤枉一個好人,也不要放縱一個壞人。京城受難百姓重建家園,鎮壓亂兵的賞賜,安撫京營士兵的費用,都需要從這些幕後主事者身上挖出來。
當然朕也願意接受,元勳貴戚們樂施好助,為京城受難百姓捐助的善款。鄭芝龍這些剛剛上岸的海盜,就捐助了2萬兩財物的善款。朕覺得,我大明的勳貴不會不如一個海盜吧?
此次捐助善款的人員名單,將會豎碑留念,讓京城百姓好好記住這些幫助他們的人,豐城侯你可以如實告訴他們。”
朱由檢這種強行攤派的行為,李承祚並不陌生。不過以往都是胥吏攤派小民,而今天卻是皇帝向勳貴們攤派。
李承祚不得不對著皇帝表態道:“臣李承祚願意樂助3000兩,替京城受難百姓重建家園。”
田爾耕立刻跟上說道:“臣也願意樂助300兩,為京城百姓添些衣物。”
“你們兩個都很不錯,這便回去幹你們的事去吧。”朱由檢揮著手,示意兩人就此退下。
當王承恩送人回來之後,朱由檢對著他說道:“派個太監專門管理這些善款,一定要做到有賬目可查。另外豐城侯獻出的土地,退還他一百頃,剩下的再沒入官地。”
朱由檢一邊說著,一邊看著桌上堆積起來的卷宗。由於改同意為反對之後,司禮監的權力縮減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