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慘淡經營 第187章 袁崇煥的心思(2 / 2)

因此他謀求複起的官職,也就是遼東巡撫的位置。但是隨後崇禎召回王在晉擔任兵部尚書的命令,頓時打破了他的幻想。

袁崇煥很清楚,他當初抗拒高第的命令,死守寧遠防線,無疑就成了守遼派的代表人物。而同高第持同一立場的,棄遼派支持者王在晉,是絕不會允許讓他得到遼東巡撫的職務的。

而剛一登基就下令召回王在晉的崇禎皇帝,從立場上看也是偏向於放棄遼東的一派官員的。

而在萬曆二十年進士,曆官中書舍人、江西布政使、右副都禦史、兵部侍郎、南京兵部尚書、兵部尚書的王在晉麵前,袁崇煥的履曆簡直寒酸的不能看。

袁崇煥立刻覺察到了,他是無法在王在晉的阻攔下,擔任遼東巡撫,並自專遼東事務的。

於是他便說動了韓爌舉薦,說服了座師孫承宗出麵,和王在晉爭奪對遼東兵事的主導權。

然而在朝堂之上,也不知道崇禎是怎麼說的,這位孫先生居然糊裏糊塗就放棄了,和王在晉爭奪遼東事務的管理權力,反而開始籌備起什麼新軍和將官學校的建立起來了。

袁崇煥雖然得到了座師孫承宗的舉薦而起複了,但是卻隻得了一個兵部主事的頭銜,兼任軍官培訓學校的教務主任。

袁崇煥對於這個起複官職起點之低,大為震驚。隨後吏部的同僚告訴他,這是陛下的新規定,除非是因為錯誤的朝廷決定導致的革職,否則起複使用都比照原來官職減去3等。

袁崇煥自然是不耐煩從什麼武學教務主任的起點,再慢慢爬上去的。他是萬曆十二年生,現在已經43歲了。

如果按部就班的上去,到他致仕的時候,估計也就恢複到他被革職前的品階,兵部侍郎的位置罷了。

他仔細閱讀了孫承宗給他送來的,一份新軍、軍校籌備及衛所改製等事宜的紮子。

孫承宗的本意是讓袁崇煥關心下新軍和軍校的籌備方案,看看有什麼遺漏之處。

他對自己這位弟子期望很大,認為今後能代替他接任遼東防務的,也隻有袁崇煥一人了,其他人皆不足任。

不管是新軍還是軍校,都是從頭開始草創,要想等到開花結果,起碼也要3、5年後。

袁崇煥對於前者隻是略翻了翻,認為主持這些事務也隻能撈些油水,但是想要借此立功升官,大約是很難了。

他倒是對紮子後麵有關衛所改製的事,起了很大的興趣。以他在遼東任職的經曆,讓他知道這軍屯不但貓膩很多,而且有著現成的衛所兵,很快就能拉出一隻軍隊。

在少年天子麵前,還是那些急功好利的朝臣麵前,這都是一個可圈可點的大功勞。

袁崇煥認為自己找到了終南捷徑,於是不顧天寒地凍,日夜兼程趕到了京城,希望能接手衛所改製及清理軍屯等事務。

不料從京城友人口中,袁崇煥得知了,這清理軍屯激起了當地侵占衛所土地的縉紳和勳貴的反擊,孫承宗和韓爌正在商議如何壓製言官,強行推動衛所改製和侵占軍屯事務的正常進行。

袁崇煥感覺趕到了兩位座師麵前,向兩人進言道:“這田爾耕乃是閹黨鷹犬,也是殘害我東林前輩的凶手之一,兩位老師現在壓製這些言官,豈不是替這閹黨餘孽出頭嗎?”

韓爌默然不語,而孫承宗皺著眉頭說道:“但是這衛所改製和清理軍屯事務的主事者,是老夫啊。且這些事務能否推行下去,也關係著新軍的建成,老夫若是無動於衷,豈不是自毀根基?”

袁崇煥立刻說道:“新軍建成的關鍵,在於衛所改製,而不是清理侵占軍屯事務。那些勳貴豪族,想要阻止的也是清理侵占軍屯事務,不是衛所改製。

而新軍籌集關係這老師的功業,又怎麼能把它交給一群閹黨鷹犬去操辦呢?今後天下士林清流,豈不是要攻擊老師和廠衛勾結,欺壓地方名士?”

孫承宗頓時大怒,但他也不得不承認袁崇煥說的還是有些道理的。

最後韓爌和孫承宗都被袁崇煥說服了,借著勳貴豪族彈劾田爾耕的機會,把衛所改製的權力抓回到東林黨人的手中。

用對清理侵占軍屯田地上的讓步,換取這些勳貴豪族隻把目標放田爾耕等錦衣衛身上,而不是擴大到主持整個衛所改製工作的孫承宗等東林黨人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