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閉目養神了一會之後,突然開口問道:“今天就是大明時報創刊的日子嗎?”王承恩小心的回複道:“是的,陛下。”
“關於報紙發行的事務,你安排的怎麼了。”朱由檢睜開眼睛看著王承恩說道。
“臣已經尊照陛下的吩咐,命令東廠找了京城所有的茶樓,讓那些在茶樓中說書為生的藝人每天在說書之前,先讀上一次報紙的內容,也安排了東廠的番子在街頭出售報紙,相信陛下建立的大明時報必然會轟動京城的。”
朱由檢沒有被王承恩的恭維給迷惑了,在大明朝生活了這麼久,他隻明白了一件事,如果不是自己親眼目睹,基本上他們這些太監說的話,能相信個七八分已經很高了。
而且地位越高的太監,水分也就越多,這倒不是王承恩有意欺騙自己,隻不過有些事他也隻是聽了下麵人的彙報。每彙報一次,水分就增加一點,層層加碼之下,到了朱由檢這裏,真相已經不到一半了。
朱由檢轉了半天眼珠子,才對著呂琦問道:“前些天朕讓你準備的東西,準備好了嗎?”
呂琦躬著身回應道:“小臣已經準備妥當了。”朱由檢忽然站了起來,“很好,那就帶著東西,和朕一起走吧。”
王承恩不明白崇禎讓呂琦準備了什麼東西,這讓他心裏有些不快,但是他還是跟著崇禎身後走出了乾清宮。
在都知監的內堂,王承恩終於看到了呂琦手中包裹中的是什麼物品,原來是兩套京城百姓平日穿的衣服。
朱由檢一邊在呂琦的幫助下換上衣服,一邊對著王承恩說道:“你也別楞著了,快換上衣服吧。”
王承恩捧著手上的衣服有些不知所措,上次冒險陪著崇禎出城,已經讓他擔心了很久,想不到沒過多久,崇禎居然又忍不住了。這樣下去,陛下會不會成為第二個正德皇帝呢?
整理服飾的朱由檢看著王承恩站在一邊發愣,於是搖著頭說道:“要不然你在這裏守門,讓呂琦跟著朕出門?”
“不,不,還是微臣跟在陛下身邊更為妥當。”王承恩馬上就醒悟了過來,現在似乎不是思考的時機。
朱由檢和王承恩經過東安門的時候,守門的幾名校尉正是當初信王府內跟隨連善祥的部下。
校尉武長順、章雲良頓時攔住了身後部下的視線,武長順走到三名太監圍繞在中心的崇禎麵前,也不敢行禮,就這麼抱著拳打了個招呼之後,才小聲的問道:“陛下這是要去那?陛下身邊連護衛都不帶,這實在是太過於冒險了,臣可不敢就這麼放陛下就這麼出宮去。”
東安門是內閣大臣出入之地,因此宮內太監進出宮一向很少經過這裏。因此幾個人忤在路當中,實在是有些引人矚目。
朱由檢可不希望在這裏和守門校尉糾纏,被內閣幾位大學士知道後跑過來攔阻,那麼今天他出宮的計劃就泡湯了。
“那還不簡單,武校尉你再叫個人跟著我一起出去轉轉就是了,早點出去可以早點回來,你不會想要和朕在這裏對峙到天黑吧?”朱由檢盯著武長順的眼睛說道。
武長順連想都沒敢想,就惶恐的回答道:“臣絕無此意。”他話一出口,才發覺似乎自己回答的有點問題。
但是崇禎顯然不會給他繼續思考的時間,輕輕的喝道:“還不趕緊去叫人,難道要朕一直站在這裏等你嗎?”
“臣不敢,臣立刻去叫人。”武長順渾渾噩噩的答應著下去了。武長順退回去和章雲良商議了一下,決定由他帶著兩名小旗保護著貴人出宮轉一轉,而章雲良帶著剩下的人繼續守門。
看著武長順帶著人要離開,章雲良有些不安的抓住他的袖子說道:“武兄,我們這麼做是不是不太好?要是陛下出宮被人知道了,你我會不會有什麼麻煩?”
武長順現在倒是有些清醒了,他從章雲良手中掙脫出來後說道:“章兄弟難道忘記了嗎?我們可都是信王府出來的,要是沒有陛下,我們可能還不知在那條街道上巡街呢。隻要陛下記得你我的名字,我們還要擔心什麼呢?要是惹的陛下不快,難道你想回街上去日曬雨淋嗎?”
武長順說完就匆匆離去了。章雲良虛虛抓了抓手,終於還是放下手,回頭對著身後的部下嚴肅的說道:“把剛剛你們看到的一切都忘記了,記住了嗎…”
安然的走出了宮後,一行人先是去了王承恩在宮外的宅子,脫去了身上的太監、侍衛服飾。囑咐了兩位太監守在宅子內,朱由檢才帶著王承恩和三名侍衛走上了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