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盧九德的解釋,也讓眾位海盜們感覺很聽的入耳,這位大明新皇帝如此平易近人,比起福建那些把眼睛放到額頭上的文官,簡直是天壤之別。
一個能為百姓和商人生活著想的大明皇帝,對這些自認是大明子民的海盜來說,就是一個好皇帝。由此一來,海盜們對於崇禎的好感頓時大漲。
而進京可以麵聖一說,更是吸引了大部分的海盜頭目,有些富裕的船主更是明言,寧可不做這一季貿易,也不能錯過進京麵聖的機會。這時代別說是大明百姓了,就算是普通的文官都未必有見到皇帝的機會。
而大明的海商也是最會攀比的一群商人,這個時代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都極其貧乏。商人們賺了錢之後,不是買地蓋房子,就是搜羅美女、美食和美酒。稍微有品位一點的,也就是修路造橋或是捐資建學博個聲望什麼的。
而作為四民之末的商人,在大明社會中地位實在太低,一向都被讀書人瞧不起,也隻能在酒醉燈迷的奢華生活中尋找一些滿足感。雖然有些商人發家之後,就培養子弟讀書,轉換門庭成為士人。但是那畢竟是少數,且這些人家出頭之後,就不把自己當做商人中的一員了。
雖然時至今日大明士紳中也有不少從事著商業,但是他們這種經商和普通商人經商那完全是兩碼事。大明士紳從來就沒把自己當成商人,他們依靠的是官員和讀書人的特權,從脫逃國家稅收中獲利。
正因為如此,對這些海商來說,如果能見到大明皇帝,今後不但有了足夠炫耀的本錢,還能大大的增加自己的社會地位。能見過皇帝的人,會是普通人嗎?就算唬不住官員,但是在同鄉麵前高人一頭是很自然的事了。
剛開始的時候,十八芝內的這些海盜們,還隻是溫情脈脈的談兄弟情誼為自己拉票。但是隨著收到消息的船主們紛紛歸來,也想參上一腳之後,這推選進京代表就成了一場鬧劇了。
盧九德這次出行南方,完全是抱著在崇禎麵前表現一把的心態做事,而且他也不認為這些窮的要打劫平民的海盜,會有錢上供給自己。
古人雲無欲則剛,放棄了雜念,真心想要做點事的盧九德,居然出色的完成了這個,他出京前認為是異常艱辛的任務。
現在大方向已經確定之後,可以說招安上已經沒什麼懸念了,接下來不過是細節上的討論而已。自覺已經完成任務的盧九德,就跟著連善祥等人在村寨附近四處走動,了解著這處被福建移民開墾出來的地區。
早出晚歸的盧九德等人,完全沒在意魍港變得越來越激烈的推舉代表活動。但是盧九德不在意,並不代表鄭芝龍已經忘記了他這個今日魍港亂象的製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