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家兄弟的這場談話最終還是沒有任何結論,鄭芝龍原本也不是什麼擁有雄心壯誌的人。他的人生目標隻有兩個,當官發財和顯名於家鄉。
雖然崇禎的招安策略打亂了他對未來海上貿易的籌謀,但是鄭芝龍也沒因此就改變招安的注意。因為他舍不得那個遊擊將軍的名號,雖然隻是一個武職,但是畢竟是從三品的將軍啊。
大明海盜有史以來,這應該是大明朝廷給出的最高官職了。雖說武官在國內被文官鄙視,但是鄭芝龍拿著這個身份在海外,完全可以橫著走了。
雖說大明自鄭和之後就施行了閉關鎖國的政策,但是鄭和當年七次出行西洋的強大艦隊,實在是給了這些東南亞及南亞土人部落以極大的震懾。時至今日,這些土人部落建立的國家依舊對大明人尊敬有加。
就連西班牙、荷蘭等歐洲殖民者入侵東南亞各島嶼,這些土人國家依舊還是把自己視為大明的海外藩屬,不願意效忠這些殘暴的歐洲殖民者的國家。
有了這身官衣,鄭芝龍進行海外貿易的時候,自然會得到很多便利。不過局限於自身的眼光,鄭芝龍現在所想的,也僅僅是方便海外貿易,而沒有為大明開拓海外領土的想法。
鄭芝龍原本打算招安後,建立獨立的海上貿易王國,被崇禎提出的招安政策弄的四分五裂之後,就開始老老實實的盤算,招安後如何發展自己的小團體了。
招安的事宜討論了三天,十八芝內反對招安最堅決的劉香回到了島內。原本帶著人來興師問罪,攪亂朝廷招安的劉香,在村寨中間的高台下,看到一群人安靜的聚集在此聽台上人演說,不由停下腳步聽台上人在說什麼,讓這群素來吵鬧的海盜們能如此安靜下來。
這一聽就是半個多時辰,直到鄭芝龍收到消息後親自出來迎接,劉香才戀戀不舍的跟著鄭芝龍走進了大宅。
在路上,劉香忍不住發問道:“這台上說的真是朝廷認可的招安條件嗎?不會是在哄騙我們吧?”
對於這個勢力龐大的廣東海盜,鄭芝龍一向是比較警惕的。不想讓劉香從招安中獲得好處的,從而讓廣東人在海上勢力做大,於是他對著劉香模棱兩可的說道:“這些都是沒有確定的東西,朝廷是什麼樣子,別人不知道,劉老香你還能不清楚嗎?這些條件要真能落實,這海上還會有你我兄弟的存在嗎?我覺得的吧,我們還是走一步,看一步,別太相信朝廷的承諾了。”
鄭芝龍看似平常的話,卻讓劉香警惕了起來。十八芝內勢力最大的就是福建人,其次就是廣東人,然後才是其他地區的人。作為大明唯一一個對外貿易的港口就在福建,因此福建人吃海上這碗飯的人數最多。而廣東人因為有一個澳門,也集聚了一些航海人才,但畢竟不比福建這種公開的海上貿易更為吸引人才。
而福建人前往東南亞貿易的船隻多半要經過廣東沿海,因此基本上沒被廣東海盜劫掠過的福建海商,簡直是屈指可數。而十八芝內的福建海盜,大都是海商兼職的。這種情況之下,海盜團夥內廣東海盜被福建海盜打壓,也是理所當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