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早就對明朝讀書人這個優免的政策感到不滿了,若是為了照顧貧困的讀書人也就罷了,但是到了今天這個政策卻成了大明的毒瘤,眾多富裕的階層依靠著財力培養出讀書人,享受著免稅的待遇,而龐大的國稅卻全部壓在了貧困的農民身上。
讓底層百姓出兵、納糧、繳稅、服徭役,來養活這麼大一群寄生蟲,不管是在什麼時代,這樣的國家都是要滅亡的。
如果不是沒有把握,朱由檢實際上還打算禁止官員家屬經商,和不許商人使用讀書人的優免稅收。不過考慮到朝中這些文官雖然現在鬥爭激烈,但是或多或少都和商人有關聯,他這個打擊麵有些大,搞不好會成為眾矢之的。所以朱由檢隻把矛頭對準了納捐出身的監生,和不符合儒家道德禮儀的讀書人。
身為內閣首輔的黃立極,聽了朱由檢的發怒之後,反而放下了緊繃的心了。他這幾日生怕這位年少的天子在看了這些疏劾後,要窮治魏忠賢一黨的罪過。那麼那些朝野的東林黨人就會再度得勢,到時東林黨人必然是要清算閹黨,再次掀起朝中的政治鬥爭的。
但是此時的大明已經千瘡百孔,外有西虜、東虜這樣的邊患,內有尚未平息的奢安之亂,且陝西地方連年旱災,眼看著也是個快要出亂子的地方。這種時刻朝中再像前幾年一樣來一次東林之禍,那麼大明的天下還真是要岌岌可危了。
現在既然崇禎已經貶斥了魏忠賢,又狠狠的責罵了一通攻擊魏忠賢的生員,等於是警告了雙方不許再繼續爭鬥下去。雖然這位新陛下把怒火遷怒到了納捐的監生身上,但是對於上書的生員錢嘉徵,卻是輕輕放下,可以說處置已經相當寬厚了。
黃立極馬上第一個站出來,支持了朱由檢的決定。首輔既然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內閣其他成員也就隨之站了出來。禮部尚書來宗道為人一向圓滑,他看到內閣已經支持崇禎之後,馬上欣然領命了。
其餘各部尚書、侍郎等高官,大多被東林黨人視為閹黨成員,原本就因為這幾天朝野連續攻擊魏忠賢等人,而感到人心惶惶,他們不知道崇禎心裏到底是個什麼意思,所以不敢出聲為魏忠賢等人分辨。
不過今天既然崇禎擺明了自己的態度,隻是查處了魏忠賢等數人,而沒有對東林黨人口中的閹黨窮追不舍的意思,且並沒怎麼偏向東林黨人。
這種行為終於讓這些閹黨們回魂了,他們馬上極力稱讚崇禎處置得當,聖目如炬。這麼一來位階不高的東林黨的幾位官員們,也隻能默默不出聲了。
王守履、陸澄源、錢元慤幾人目光交彙之後,王守履微微搖頭,示意兩人不可繼續彈劾閹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