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的這種表現,讓龐天壽和王體乾等人心中有些七上八下,而魏忠賢則一直小心的觀望著。
相對於朱由檢在外朝的無所作為,在內廷中不知不覺朱由檢已經掌握了大部分宮女、內侍的心了。
經過這些天和各衙門太監的談話,和對宮內二十四衙門的研究。朱由檢發現,二十四衙門看起來龐大,但是其實是一個非常鬆散的聯合體。
名義上司禮監掌管著內廷所有的衙門,但是忙於和外朝文官爭奪權力的司禮監太監們,根本顧不上對內廷的管理,而是采用了放任自流的態度。
且各衙門之間互不統屬,就算是司禮監也隻能通過任免各衙門管理太監,而不是針對具體的辦事能力來管理各衙門。
這也就造成了,宮內各內侍們拚命巴結皇帝身邊的紅人,想要一步登天,弄個管事的位置。然後再貪汙經費好上供首領太監,換取更有油水的差事。
而那些老實做事的人,則永遠被壓在底層,沒有出頭之日。可以說內廷的貪汙腐化,和外朝的文官相比,簡直毫不遜色。
明白了這一切之後,朱由檢就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是一個組織部和一個監察機構。
二十四衙門中,都知監和直殿監的職能重合了,兩者都變成打掃宮廷的衛生部門了。
而都知監起初是負責各監行移、關知、勘合等事務的,朱由檢想了許久決定以恢複都知監原有職能的名義,重新改組出一個新部門出來。
朱由檢首先任命了王承恩擔任都知監的掌印太監,通過對都知監眾人的考核,把大部分不適合的人員都汰換到了其他衙門中去。
並讓王承恩向宮內公開招募都知監的成員,這種公開招募的形式讓皇宮內的太監、宮內們很新鮮,但是長久以來被壓迫欺淩的生活,讓他們又不敢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在低級太監居住的區域,一名宦官正站在一塊木頭定製的公布板下,聲嘶力竭的讀著公告上的內容。圍觀的人群中,一名穿著藍袍的小太監,不由嘲弄的對他身邊一位中年太監說道:“張掌司,你不是一向吹噓自己也是內書房出身嗎?何必在直殿監埋沒你的本事。現在陛下想要重設都知監,招募能識字會算術的內官,不拘年齡,也不拘出身,這麼好的機會,你還不上,說不定皇爺一高興,就把你抬進司禮監去了。”
這位小太監的話剛說完,邊上的幾名年輕太監也立刻在邊上起哄著。中年太監臉色青一陣白一陣,但是麵對身邊這位深受上司寵愛的幹兒子,他也隻能陪著笑臉回應著:“哎,小張公公你就別取笑我了,我那是喝了幾杯馬尿說的醉話,你還當真了。隻有像小張公公你這樣的少年才俊,才能入得了皇爺的法眼,你們說是不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