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1 / 1)

九重宮闕,是世人對一座神秘宮殿的雅稱。這座宮殿位於天地盡頭、神川一線之巔。每逢既望,月滿空照之時,總能見到它矗立於神川之上,映於月華之中。宮殿虛恍,月色朦朧,如仙境宮闕,神幻聖淨,無暇明珠,出塵不染。

凡偶然見過之人,無不喟歎稱奇,神往之心昭然。次日,再尋路探求,已然不存昨夜宮闕身姿,唯剩下連天白雲繚霧縹緲於神川之間。

桃花源說,難比神川一覓;世間美態,不如宮闕三夢。人們茶餘飯後的遐思,多是碎念不可抑止的向往,但多半終是搖頭低歎,臉露滿是遺憾。太過美好,甚是不可褻瀆。

“九重宮闕”所在的神川,乃是由九個大小不等的山頭重疊連成一脈,高達萬丈,一線通天,素有“九階青梯通雲天”之說。其間,山中多為茂密參天的大樹,是已陽光稀缺,林中多長雜草灌木。空氣潮濕,還浮有一股黴酸腐敗氣味。道路幾不可尋得,縱使尚有三四條,亦是崎嶇難走。入山之口瘴氣彌漫,蟲蚊蝶影皆無。故有原始森林之態,天然迷宮之影。

曾有壯士勇闖九重山之第一座山頭,不到半日,便折返。回時,已是衣衫襤褸,傷口布身,實則狼狽。眾歎:一山已是多磨難,九重豈非似登天。

因其險危,官府頒令,禁止任何人再入山探險,還在入山道口立了一塊石碑:九重山,光胤甲子年癸酉月辰時,上泉縣。

之後,對於探索九重山一事,人人心生畏懼,自此也無人再敢提命前去冒險。因為在人們的心中,對於它的猜測與遐想,已從原本單純的向往月宮仙境,變為從心底裏敬畏九重山的存在。

人們雖然徹底斷了探山的念頭,但對於山中事物的好奇,仍驅使著他們心中僅存的殘念。繼而,那日從山中往返的壯士一下成了舉國皆知的“勇士”。有不少人從老遠的地方趕來,聽這位“勇士”侃侃奇談他的“重山之行”。

後來,來聽的人越來越多,這位“勇士”索性開了間茶館,美其名曰:,聽書品茗。而他也當起了老板,自然,主要任務還是“說書”,說著他已講了不下百遍的“奇特之旅”。而這段“奇旅”也從原本一盞茶的時間延長到了整整半日,當然,其中的內容,有多少為真,又有多少為假,就不得而知了。而“說書”的情景,也大致為,這位“勇士”站在講台上,手插肥腰,唾沫橫飛,津津樂道,前來茶館聽書的百姓,手托腮幫,神情專注,眼中盡是無比的欽佩與羨慕。

再後來,消息傳到京城,老皇帝禦駕親臨,聽後讚歎,並賜茶館新名:九重茶館。

自此,九重茶館,名揚天下。

------題外話------

親們~這是知汐第一次文文,請多多指教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