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波如狂風暴雨般的輿論攻勢,直接對準的不是淩華公司的某一個分部,而是整個淩華公司。輿論中,曆數了淩華公司自創建以來,在各省各市因為欺行霸市而造成的壟斷經營,並且有很多不服從淩華公司管束的商販,被各種打壓折磨的現場照片。這些照片的來源又絕對真實可靠,每一件發生的事情都有據可查。
而且,淩華公司的問題還不僅僅限於國內的欺行霸市,還有更嚴重的問題沒有浮出水麵。
輿論給出來的導向是,那些未浮出水麵的事情,才是淩華公司真正的死**所在。隻要扒出這些事,淩華公司必會轟然倒下。
這一股狂風暴雨,初起時根本就無知無覺,而轉為風暴的時間極短,幾乎是一夜之間就達到了這樣的高度。
淩華公司自身有各種事情的應急預案,可是這件事發生的太突然,而且來的太猛烈,以至於淩華公司一片混亂。
葉銘龍坐鎮淩華公司總部,難得發脾氣的他,竟然在一之內連續的摔碎了好幾盞他精心收藏的前代文物瓷瓶。
這場輿論的狂轟濫炸起源於什麼,不用猜葉銘龍也知道是怎麼回事。
讓葉銘龍沒有想到的是,安偉什麼時候具備了如此巨大的輿論號召力了?另外,南報的反水,對於葉銘龍而言,絕對是雪上加霜,打亂了他很多的部署。
現在,葉銘龍很清楚,想從南報那兒再獲得情報,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好在,就算沒有南報的信息渠道,葉銘龍這麼些年自己也拉起了一張巨大的信息網,借著這張信息網,葉銘龍可以很自如的掌握著各界在這個事情上的態度。
他不怕輿論,唯一需要擔心的地方,則是輿論一旦擴大,會不會驚醒一些和淩華公司素有舊怨的那些人。
能和淩華公司較勁還完好無損的人,沒有一個是簡單貨色。現在葉銘龍在想辦法將輿論的攻勢傷害降到最低。
現在風頭上,葉銘龍強行的壓著淩華公司的各分部,不讓他們有任何動作。
激化矛盾,原本就是安偉想要達到的效果,這點淩華公司的葉銘龍清楚,安偉也同樣清楚。
這個時候,最應該做的不是將事態進一步擴大,而是要用一個“拖”字訣,等輿論平息了之後,再來算總賬。
等了幾,葉銘龍密切注意著事態發展。可是平常很管用的“拖”字訣,這一次完全失靈。
輿論攻勢在淩華公司沒有做出回應後,不但不消減,反而如同滾雪球一般越來越大。
隱隱間,葉銘龍預感到,安偉的手裏可能還拿捏著更加重要的物證。而輿論的攻勢,也在醞釀著新一波更為強大的攻勢。
“這是有高人指點?還是這子本身就已經發展到了而今的地步?”
第一次,葉銘龍感覺到不托底,心裏有些發虛。
淩華公司在國內做的這些個事,葉銘龍並不怕。他怕的是如果在國外的那些資料被安偉所得,那他的麻煩就不是一般的大。
恐有性命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