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為私,兩人為公。安偉準備見池白楊不能一個人,這次屬於腦力活,他將陸為民調了回來。
有點麻煩的是身份問題。安偉借用了省紀檢組的名義,不過他的比較含糊,沒有明確是哪個部門的紀檢組。其實這是利用饒慣性思維混淆了一個概念。池白楊的下意識裏,所謂的省紀檢組不用肯定是省委或者紀委那邊的人馬。他哪兒知道安偉什麼紀檢組的人馬也不是,而是掃鬼行動組,跟紀檢邊都沾不上。
“老組長,這個身份問題怎麼處理?”陸為民也知道這是必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得不到池白楊的信任,後續工作肯定無法展開
。池白楊好歹在臨川市這塘深水裏也撲騰了這麼多年,可不是初入道的雛。
“讓省廳開個介紹信吧。”
“省廳紀檢組?”
“不用紀檢,就用省廳的名義。”
“這能行?”陸為民有點懷疑。
“照辦就是。”
安偉知道陸為民與地方官員打交道的經驗尚淺,把不準脈才會有這樣的疑慮。
換位到池白楊的角度,其實他在意的並不是哪個部門的紀檢,隻要是省部門來人,而且確實跟查辦紀律案件有關的部門就校
市裏有市裏的圈子,省裏有省裏的圈子,隔一個層級隔了一重山。
省裏辦事的手法市裏不是很了解,市裏辦事的方法縣裏不了解,縣裏辦事的方法老百姓不了解。處於上位者想要保持一定的威嚴,這種神秘感必不可少。
而且保持神秘感還有一種好處:即使上位者犯錯,下位者如果不了解其中的訣竅,也無從挑錯。隻要不是當場抓實,事後會有無數個理由為這種行為辯白。務虛的部門本就是為此而生。
總之呢一句話,領導是不會犯錯的。
凡是領導的決策都是正確的,凡是上級的指示都是英明的。沒有這點覺悟想在官壇裏混點人樣出來,難上加難。
這是大多數官員的慣性思維,池白楊在這個圈子裏混,當然也不會脫出這個既定的思維圈。
加蓋著省廳大紅公章的介紹信很快就傳了過來。現代科技的便捷性在此時便體現的淋漓盡致。用一個q接收個文件,再通過彩打直接打印出來,時間沒超過五分鍾。安偉和陸為民二饒身份問題便解決了。
池白楊對於這次的見麵相當謹慎。心裏一點不打鼓當然是不可能的事。不過反想一下,他心裏也有點舒暢,終於有人要對對手開刀,他隻是添個柴助把火不用擔責任,何樂而不為?
池白楊雖然調到發改委,名義上享受的也是副處級。可一個是實權部門,一個是虛掛,兩者之間有壤之別。
見麵的時間定在中午下班之後。現在****高懸頭頂,中午的應酬也少,大家都各回各家。中午見麵不容易遇著熟人。
地點是偏近臨川市市效的一家名槳香”的家庭茶館。茶館的規模不大,隻有十幾張桌子,更加上是中午時間,生意十分清淡。十分適合這樣的見麵。
也虧著池白楊能找著這樣的地方。
安偉和陸為民二人對臨川市的地形不是很熟,先行一步找到香茶館還花零時間。連出租車師傅對這家茶館的位置都不是很清楚,可見這家茶館的偏僻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