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啊,子,有種,你有種啊!敢跟我耍起嘴皮來了啊?”
“行了行了
。”譚政委見李雲的火頭下去的差不多,便出來打圓場:“安在這件事情的處理上,方式方法肯定存在著問題,這點安要聞者足戒,不要以為拳頭硬,就老子下第一。這裏是大京都,什麼是大京都?全國的首善之地,全國的文化政 治中心。在這裏要學會謙虛謹慎。”
“是。”
“鬧騰了這麼久,這件事我看就到這裏為止。朱家那邊等會我去一聲。”
“什麼?養了這麼個逆子,還長臉了?”李雲不樂意。
“沒讓你去。我們李家跟朱家向來沒有什麼大的過節,大家能相安無事最好。多一個朋友比多一個敵人好。朋友不一定要幫忙,隻要在某些時候不壞事,便是大功一件。”
李雲在這種事的處理上,靈活性明顯要差一截。不過李雲有這個底氣,譚政委的是通則,通則是針對大多數人而言的,對李雲不合適。
“你想怎麼弄就怎麼弄吧。”李雲在藤椅上躺了下去,閉起眼不再吱聲。
譚政委笑著朝安偉招招手,示意安偉坐下。
“你那個材料呢,我已經遞了上去。不會太遠,最近應該就有消息來。有些人不想讓你留在大京都,但這個大京都是大家的,誰也不能隻手遮。”
“多謝譚老,讓譚老費心了。”
“都是一家人,就不要這麼客氣了。”譚政委擺了擺手,朝李悅看了一眼。
安偉心裏一懸。
怎麼又落到這個話題上了?莫不是李悅跟譚政委過了些什麼?
“我們李家兩代單傳,很希望我們家悅能找著個扛起李家責任的人。李家的家風和朱家不一樣,我們家決不允許出現朱振華這樣的紈絝子弟。從我們李家的家門裏走出去的人,必須個頂個的頂立地。”
安偉心裏發虛,這話聽著怎麼味道越來越有些不對勁了?他隻好悶頭不答。
“你不用擔心什麼。我這話沒別的意思。人老了總希望看到自己的子孫輩能有個好的歸宿。這點跟家世地位無關,這大概是所有老年人共同的願望。”
譚政委邊著,連伸手朝坐在身邊的李悅頭上疼愛的摸了摸。
過了一會,譚政委才緩緩的轉過臉,向著安偉道:“安,我跟你這些話,隻想告訴你一件事,李家的人,如果有誰敢做違 法亂紀的事,我和老李第一個饒不了他。不管是誰!”
安偉心裏的那塊大石此時才“轟”的一聲落霖。
他感激的看了一眼李悅。看來李悅跟譚政委了一些事情,而這些事情將來可能會讓他這個外來戶的立場和處境變的尷尬。
有譚政委的一席話,這等於是拿到了尚方寶劍。李鴻鵬的事情便可迎刃而解。
欠李悅的越來越多了,以後不知道能不能還清。
(還有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