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了還不是要往後縮?我就是忍不下這口鳥氣!”李雲怒罵。
譚政委跟李雲生活了一輩子,早知道這件事弄成這樣,李老爺子肯定會大動肝火。
但眼前的情勢肯定不適合用激烈對抗的方式解決,以後安偉還要在這裏工作和生活,隻要現在李雲動了肝火大鬧部委,讓安偉以後怎麼在這裏立足?
不用想,等待安偉的將是無窮無盡的鞋和邊緣化。
這可不是鬥爭的方式!
“老李,消消火氣
。這事既然是從我手裏過的,我肯定能辦好。也就是早幾遲幾的事,你沒必要跟著急眼。別人正巴不得你這樣。”
李雲當然不是真的不知道這其中的利害,隻是忍不過這口氣罷了。聽譚政委這麼一,也給自己找了個台階,便恨恨的將雙手向後一背,走到外麵的院子裏拿那塊藏撒氣去了。
譚政委隨後便將安偉喚來,也沒有藏著掖著,將眼前發生的事都了一遍,希望安偉能耐住性子。
譚政委這麼做,有她自己的考量。正好也借機看看安偉對這種事的反應。
如果安偉隻是個隻能處順境而不能呆逆境的人,那麼成就也不會太大,不值得李家花費這麼大的精力去培養。
“譚老,這件事我一早就想到可能會出現變故。果然不出所料,現在變故來了,正好可以旁觀一下,看看風是從哪裏刮出來的,有備無患。”
譚政委暗自讚了一聲。寵辱不驚,處變不亂,這才是她希望看到的年青人。
這個年青饒身上凝聚著老李不少的期望,這總讓譚政委感覺到並不是特別的踏實。
她是一個搞政工的人,並不懷疑老李的眼光。可這人都是會變的,安偉現在還年青,有無限的可能,這種無限可能自然也包括將來的變質。
有一個葉銘龍的前車之鑒,譚政委覺得自己有責任和義務必須打起十二分的精力,擦亮眼睛。
老李這輩子願意出大氣提拔的人極少,他是個帶兵的人,不喜歡搞那套。但隻要願意出大力氣提拔誰,就是實心實意。
一個葉銘龍已經傷了老李的心,在那件事情上譚政委覺得自己也有著相當大的責任,沒有盡好察人之責。現在的亡羊補牢,就必須對安偉的要求更高。
所以,從安偉進了李家的家門那一刻起,譚政委的考察就從來沒有停止過。
即使是安偉給了譚政委很好的印象,也沒有動搖這位老巾幗將軍的想法。她需要確保的不隻是現在,還有將來。
這件事提供了一個額外的觀察機會。譚政委決定好好利用這個機會。
“安,這件事可能一時半會定不下來。我們看來需要從長計議。你不要有什麼心理負擔,不管發生了什麼,我相信我們還是有幾分薄麵的。”
“讓譚老費心!”
“一家人不兩家話。老李對你很看重。我知道老李這個人,他一般很少會輕易看中誰,一旦看中了,就會認個死理。你要珍惜老李對你的這份器重。”
譚政委著便笑了起來。這種話題有點沉悶,需要有個輕鬆的環境。而輕鬆的環境,則更容易讓一個顯現出本相。
特別是像眼下的這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