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山坳與毒線(1 / 2)

大凡以工業為立市之本的城市,在建市初期,受限於當時的條件和技術,基本上是一個全勞動力狀態。像井下采掘,jing銅冶煉這些產業,在技術沒有跟上來之前,也全以人工的方式替代機器。

隨著技術i新月異,一般的地表作業才逐漸而機器替代人工,省下了很多的勞動力,同時這些結餘出來的勞動力便轉而進入到商業的領域。

但是無論技術怎麼新,井下采掘無論何時都不可能做得到全程流水線做業,開坑打眼放炮這些雖然都是技術活,但是在哪個位置打眼,放炮的藥量多少,會不會引動地下線等等這些注意事項,是需要很長時間的地下采掘經驗的。

隨著第一代勞動力的老去,清源市的退休職工也漸而的多了起來。筆架山公園一帶正是這些老退職工的最集中的活動區域。

大清早六點鍾剛過,筆架山公園的廣場之上便會響起了震起響的音樂,伴隨著一**扇子舞的老年婦女的蹦蹦跳跳,筆架山公園便以一種歡樂的方式,迎接新的一。

安偉拎著旅包到了筆架山公園的大門處時,已經是上午。i上三竿,扇子舞的大媽們已經撤退,取而代之的是一**順著公園階梯上下的各年齡段的人。

因為筆架山公園周圍聚集著幾個區,因而筆架山公園這裏由早到晚便顯的格外熱鬧。

筆架山公園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公園,在山間開出了一條直通山頂的台階,依著山勢,將平坦處做成一個個型的鍛煉場地,那上麵豎著一些體育器材供人無償使用。

台階兩邊則是古木參,鬱鬱蔥蔥四季不凋,因為所種的植物已經事先考慮到四季交替的影響,樹種也是四季搭配,不會出現某一個季節,滿山禿頂的情況。就算是寒冬臘月,依然有冬青這樣的寒木掛著一層層的冰棱一展它的綠sè身姿。

安偉拾階而上,不斷的左右打量,像極了一個外地來的旅人,正懷著一顆好奇的心,到處探尋著。

筆架山公園是一個開放式的公園,不需要進門收票,任何人隻要想來爬山便可以來。魏安選擇這樣的一個地方做為第二條毒線所在,果然是眼光獨到,也更證明著他的膽大心細以及超乎於常饒魄力所在。

如果是衛生津,恐怕不會選這麼熱鬧的地方做毒線,毒品這東西是犯法的,超過五百克那是要吃槍管裏shè出來的花生米的!毒線自然是越隱蔽越好,哪有像魏安這樣,越熱鬧越好的。

循著記憶,安偉推測著他追蹤魏安時遇到的那個絕壁的位置所在。沿途一直都沒有尋到絕壁的影子,隻有繼續向山頂處邁進

越往山頂,隨著地勢越高,坡度也越加陡,而台階也較之公園門口處要窄上不少。

山頂之上那麼遠的距離,隻有兩處平坦之地;這兩處平坦之地也都被改造成了兩處型的鍛煉場。依據經驗判斷,他確定到達第二處型鍛煉場,已經距離絕壁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