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王某從外地慎重地挑選了1000個花盆和幾百株像文竹、_二月菊、六月雪等種苗,他的園藝場辦起來了。但他資金有限,在剛開始便把自己的所有存款都投入了進去,為了減少風險,盡快盈利,他決定先通過二手交易做生意。他以較低的價格買進,然後通過自己的精心裁剪、整形,以較高的價格再賣出,按照這樣的方法,算下來每盆可以淨賺十兒元錢。
沒過幾年,王某的手頭上逐漸變得寬裕了,他並沒有滿足,又陸續從外地引進來若幹個品種,共有900多盆,每盆均是以低價買進,高價賣出,但這種賣法,沒有長久堅持下去。當王某賣出十幾盆花後,便再沒有人光顧他的生意。原來買花的市民自己也有一把算盤”:王某那裏賣的花都是一年生的,而買主買進一年之後,草花幹枯,又要種過,嫌麻煩不說,還不合算。
雖然看起來是做了虧本生意,但王某卻不那樣認為。他想:賣不出去的花雖已幹枯,但卻可以將花的種子留下來,隻要留下這些種子,還怕以後賺不了錢嗎?之後,王某分析了市民的‘小算盤”,並仔細琢磨了當地人的消費觀念:既想便宜,又想養些花草培養自己的興致。於是,工某就改變了白己的經營手法,讓看似虧本的生意變為盈利。他利用自己留下的種子培植種苗,以兩元錢的單價賣出,這正迎合了市民的消費觀念,他的生意也因為經營的改變而帶來十分好的效益。
王某有了這樣的市場基礎,又針對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發展了多個品種,各個檔次的品種應有盡有。如今,他的場子裏已有390個品種,光是六月雪就有數十個品種,平均每年能產生l萬5千餘盆,高檔次的品種一盆就能賣1900元。
王某說,做花卉要想生意不斷,就得創新快。市場的任何一種產品一旦成功上市了,那麼接下來的市場競爭就會激烈起來。要想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隨時生產出新產品、精品,才能繼續獲取利潤。
當市場上某個品種的花從走俏到不暢銷時,他就略施小計,創造出罕見的外形,這樣,他的花別具風貌,自然在市場上也格外暢銷。不久,花卉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王某又有了他的新路子。他每天都帶上鋤頭、鐮刀等工具到山上去收取別人留下的樹樁,這些樹樁樣子一點都不討人喜歡。但經過王某的修剪、整形等一係列的“包裝”後,很快就變得趣味橫生了。經過市場銷售,他還發現,這些樹樁的銷量跟所創效益都遠遠超過了那些花草。
王某的思路不斷地變化,生意隨之出現一次次的高潮,使他的產品在市場上永遠保持著優勢,最後,終於成了本地花卉業的“老大”.
對症下藥也要看什麼藥,經商也是如此。隻有看準商機,抓住這一閃而過的光芒,才能有機會創造輝煌。這就要求我們要有兔子一般靈活的身體、雄鷹一般敏銳觀察力的眼睛。隻有先看到市場的趨向與前景,再以靈活多變的方式迎合它、適應它,同時對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的判斷力,做到有主見,才能逐步走向光明的大道。
“冷門”往往是市場的某一塊空缺,甚至是市場的“處女地”。它比競爭激烈的“熱門”獲得成功的幾率更高,有時,選擇“冷門”倒不失為一條讓你大展才華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