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生如棋局,隻有精於預測才能把握勝機。成功的企業家大都具有敏銳遠大的目光和洞察先機的能力,能看清現實中存在的種種問題,並能果斷把握時機,將問題一一解決,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一次性打火機是人們常見但不會引起多大注意的小商品。它的價格充其量也就是幾盒火柴的價格。然而,又有誰會想到,就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小商品會做成大生意?不過,在現實中真的有人做到了。日本的新田富夫於1975年成功地研製了“蒂爾蒂·米蒂爾”牌打火機,並開拓了市場,使之成為立日本市場的暢銷小商品。
一次性打火機的曆史應追溯到1970年,新田富夫發現,當時國外一次性打火機銷售十分火暴,而日本國內的市場一直非常蕭條,幾乎無人問津。但他想,這種一次性打火機比火柴價格低廉,攜帶方便,且實用,在將來一定可以代替火柴,擁有廣闊的市場。
鑒於此,他到了一家打火機工廠工作。在那裏,他異常勤奮,一有不明白的地方便查閱資料、詢問有經驗的老員工,因此進步非常迅速。再者,他是從電子電氣學院畢業的,又善於觀察,因此打火機的生產程序很快就被他琢磨透了,並受到上級的器重,成了廠裏的技術員。隨後,他又千方百計地搜集這種一次性打火機的樣品和資料,進行精心地研究,立誌也要生產出這種產品。
新田富夫在生產過程中發現,國外一次性打火機的生產程序其實很簡單,隻需灌好燃料,密封機身,就可連續使用數百次。
不久,他與夥伴終於研製出了日本的一次性打火機,並創下了自己的品牌——蒂爾蒂·米蒂爾。這則消息一經發出,立即引起了數以萬計人的關注。
新田富夫是一個精於市場預測的人。他想,這種一次性打火機是大眾化商品,根本無法與高檔的打火機相比。因此,他的這種產品主要推銷給廣大中下層消費者。他並不把自己生產的一次性打火機擺在百貨公司等地出售,而是擺在消費者經常去的小香煙攤、小商店、車站等人員流動較大的公共場所進行銷售,這實際與火柴的銷售方法相同。
一次性打火機的市場打開了,銷量日益增加。隨後,他還與東京的某煙鬥公司進行合作,通過電視等各種途徑大做廣告宣傳,使一次性打火機的知名度更高,讓廣大消費者對該產品更加了解。
一次,東京要舉行一次盛大的拳王大賽,引來的觀眾特別多。他猜想,這肯定是個宣傳的好機會,於是進行了投資宣傳。果然,一次性打火機的知名度因此而大大提高,銷售量急劇上升。據統計,他的一次性打火機目前已在全日本25萬個銷售點建立了供貨關係,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逐漸變為了全國性的商品。
另外,新田富夫又從消費者的利益出發,推行薄利多銷的經營宗旨。他決定每隻打火機的售價控製在100日元,這比1000支火柴的價格便宜了75%,比世界最大的一次性打火機生產商價格低50%。這種薄利多銷的策略正迎合了日本當時的社會環境及經濟狀況。
為使每隻打火機的價格控製在100日元以下,該公司還專門開會做了探討,決定將原來許多人工操作的工序全部改革為自動化生產。不久後,新田又建立了專門的工廠,那裏都是使用電腦控製化自動生產的工廠,它把打火機的機身、瓦斯控杆、活門、火焰整輪、齒輪等小部件全部生產出來,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減少了廢品率。這樣,每隻打火機的成本大大降低。現在每隻打火機的總成本為30日元左右,出廠價在50日元左右,因此市場價也大大地降低了。
為滿足不斷擴大的市場及廠一大消費者的需求,新田富夫先後在全球9個國家設立了一次性打火機生產廠。據統計,僅1988年,他們就生產銷售了一次性打火機共8.9億隻,占領日本國內市場的93010,在世界上,也成為了首屈一指的打火機供應商。
還有這樣一個故事:美國的金融家萊恩,通過對固特異集團股票的調查、預測,最後以每股49.2美元的股票易手,在獲得巨大利潤的同時,也使他成了轟動一時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