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宋寧言簡意駭的講話中,吳昊感覺到,這位比自已大上十幾歲的宋寧,還真的不是個花瓶。這第一輪雙方無聲的交鋒,還是壓了自已一頭,如果非得按勝負來區分一下的話,這第一個回合,宋寧完勝。
“不錯,小爺就是喜歡這種挑戰。”吳昊暗暗的點頭,在心裏說道。
幹部大會之後,常委們留下來,回到江書記的小會議室,由江書記把各位常委,分別介紹給宋寧,兩個會一下來,已經到了午餐時間。
因為年部長下午還要到新區視察,所以,吃完了午餐,休息了兩個鍾頭,江書記和吳昊,陪著年部長要去新區。
去新區,並沒有人和宋寧打招呼。這也難怪,畢竟是新來的副書記,住宿及辦公室了,等等,有很多事兒要辦,市委秘書處都要給他安排,爭得他的同意。
但宋寧不這麼想。
他現在最關心的,就是盡快的進入角色。時間不等人,來的時候,上級領導已經明確的告訴他,一個月後,江書記就調到省裏。所以,他要抓緊一切時間,在這一個月之間,讓自已進入角色。
“年部長,江書記,吳市長,下午我也陪著幾位領導一起去新區吧,正好借著這個機會,見識一下新區的發展,我可有點迫不急待了。在京城就聽說過 ,新區發展的很快,尤其招商引資和旅遊業,規劃的非常合理,很有前瞻性,得到了國家建委的表揚,吳市長,我可聽說了,新區的發展,你的功勞最大呀。”宋寧主動的對吳昊示好道。
“宋書記,原本想你剛到,休息一下,既然你這麼說,那我們就一起陪年部長過去吧。你說的沒錯,新區從開始規劃,到發現到今天,小吳市長功不可沒。原本隻是一個排名最後的小縣城,如今的新區,經濟的發展,占我們整個濱海經濟總量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在全省所有縣區中,排名第一,還真的值得一看的。對了,現在京城部委的很多會議,都被安排到這裏召開了。”江洪申介紹著說道。
“江書記,您這麼說可就言重了。新區之所以有今天,不是某個人的功勞,那是國家開放政策的結果,是省、市兩級黨委的正確領導,是新區幹部群眾幹出來的。尤其是新區發展的初期,當地的老百姓作出了很大的犧牲。比如說土地吧,那時候,我們征用的時候,一畝地,按著當時的政策,隻有二、三萬,而現在,已經漲到了十幾萬,幾十萬。
所以,說起來,我們還真欠新區老百姓的。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才製定了一個特殊的政策,每年從新區的財政收入中,拿出一部分錢來,反哺老百姓。”吳昊一提到新區,那份感激之情,還是無法掩飾得住。
“吳市長,如您這樣想著基層老百姓的幹部,還真的不多了。”
一聽他這麼說,宋寧不失時機的捧了一句。
雖然不知道他這麼說是不是真意,但還是讓吳昊對這位新書記,第一次有了點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