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麵的事例中,引了來一個話題,那就是你如何才能做到功高而不震主,既不引起領導的嫉妒和敵視,又能憑業績在職場中立足呢?這就要看你的智慧了。
還是用曆史的典故來說事吧,因為不犯忌諱(現在有很多禁忌的,大家明白的)。秦掃滅六國,大將王翦可以說是功不可沒。
但是,王翦比韓信頭腦清醒,富有遠見,時常有功高蓋主之憂,擔心因此而招來大禍。
所以,在王翦統帥秦國60萬軍隊出師伐楚之前,曾向秦王提出請求,希望在滅楚之後,多賞賜給他一些住宅、園林養老。
他這麼一說,秦王困惑地問:
“將軍率兵出征,家裏的事自然會有寡人代為照料,難道還擔心家中陷於貧困?”
狡猾的王翦回答說:
“我為大王征戰一生,雖然有功,但始終不能封侯,趁現在大王仍然信任我時,及時請賞,無非是為後代子孫早作打算罷了。”
對方這麼一說,秦王聽後,大笑說:
“將軍但請放心吧!”
狡猾的王翦怎麼可能放得了心呢?所以,領兵離開鹹陽之後,還曾經多次派使者向秦王催討賞賜。
他這樣做,手下的親信擔憂地道:
“將軍這麼迫切地催討賞賜,是否太過分了?”
狡猾的王翦私下告訴親信:
“大王為人,你們不知道嗎?殘忍多疑,他把整個秦國的兵力都交給了我,我現在多次向他請求為子孫置田產,正是為了表明自己隻想安享榮華富貴,沒有異心啊!”
狡猾的王翦所奉行的,就是我們常說的“明哲保身”。
在現代的職場中,作為下屬,如果你功太高了,不但會招致同事的嫉妒,而且還會被上司敵視。所以,明哲保身顯得十分重要。
千萬不能有了點成績就四處張揚;否則的話,一旦將來你落入事業的低穀,你取得成績時的四處張揚往往會成為同事和領導的笑柄。
有一條非常重要,那就是不管是什麼場合,一定要學會收斂自己的才華和鋒芒,以自己的忠誠、樸實乃至愚鈍,來凸顯領導的高明和睿智,從而贏得領導的信任和青睞。
比如說,當上司提出新的想法時,你可以先裝作不太理解,經過上司的指點再表現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繼而為上司的高明拍手叫好;如果你對某項工作有一些個人的見解,不必一定要在公開場合張揚,可以在私底下向上司獻計獻策。
說起來,上層對於功高蓋主的下屬有這樣的戒備心理,也是可以理解的,很有可能在他的經曆中,已經有一些人曾經背叛過他,或者得到了他的幫助而不思回報,久而久之,他就對別人有了很強的戒備心理,隨時警惕那些可能威脅到自己地位的下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