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濱海,有兩個非常重要的縣區,一個是新區,另外一個就是中山了。
因為濱海的主要部門,市委和市政府,都在中山區,所以,曆來中山區的區委書記,都會比其它的同級職位高半格。
趙長慶其實早就預料到自己會調動的,隻是他沒有想到,能給自己一個實職。說起來,這個職位,可能都比市委副書記孫非都要實惠,畢竟是一方諸侯,掌管著濱海最重要的中山區這一命脈,這也說明了吳書記對自己的重視了。
所以,一聽吳昊這麼一說,趙長慶心裏高興,就不用說了,但表情上,並沒有急著表現出來,而是十分謙虛的說道:
“謝謝書記對我的重視,我擔心自己能不能勝任。”
“長慶,我們倆在一起工作的時間也不短了,你的能力我知道。這個區委書記對你來說,不是個問題。
之所以沒有讓你去新區,因為從政治角度來說,中山更需要一個掌握大局的人物。這樣,今天回去後你考慮一下,一是到中山之後,如何讓工作更進一步上台階,二是考慮一下,誰接替你的工作比較合適。時間不早了,走吧,先送我回家。”吳昊一邊收拾著自己的東西,一邊說道。
雖然今天晚上孫非用那種期待的目光瞄了自己好多次,但吳昊並沒有動心,還是決定回家去住。
畢竟剛從國外回來,於情於理,還是先回家才是正道呢。
“吳書記,我覺得政府的王偉副市長,接替我的職位比較合適,一是他也是秘書長出身,對這項工作比較適合,二是對全市的情況比較了解。”在開車送吳昊回家的路上,趙長慶說道。
“嗯,王偉這個人選還真的沒有人比他更適合了。那他的位置,由誰接替的好呢?”吳昊點頭說道。
“對於王偉市長空出來的職位,我認為由馬大奎市長助理接替的好了,大奎這個助理也有二年了,能力得到了認可,對工作又比較熟悉情況,在財政局長和國資局的局長位置上都曆練過,對企業比較熟悉,由他主管工業,還真的沒有誰比他更適合的人選了。”趙長慶想了一會說道。
“嗯,看來對大奎的職務,要提前調整了。對了,對這一次長春市長這件事兒,你是怎麼看的?”吳昊問道。
這是他的習慣,每當遇到這種事兒的時候,不管自己是如何判斷的,吳昊都要多征求一下下麵這些人的看法,就算與自己的截然不同也無所謂,這樣更有利於接近正確的答案。
“我以為長春市長這件事兒,沒表麵上看著那麼簡單。很有可能是上麵的那個人對長春市長反水的報複。”趙長慶沉思了一下說道。
雖然自己對這件事兒,早就想了好多遍了,有了自己的看法,但領導問話的時候,絕對不能張口就來,一定要沉思一會,而且也不能把話說得那麼絕對了,要給領導留下最終判斷的空擋。
這種技巧,作為秘書長的趙長慶,當然是輕車熟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