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三八 鋪路搭橋(2 / 2)

“長春市長,有事兒吧?”一接起電話,吳昊十分客氣的問道。

“是這樣的,吳書記,我想跟你商量一下有關副市長人選的問題,您有時間嗎,如果有時間我馬上過去一趟。”徐長春在電話裏直接說道。

“有時間,那你過來吧。”市長親自給自己打電話,吳昊怎麼可能不給他這個麵子呢?

“是這樣的,吳書記……”一到吳昊的辦公室,徐長春馬上把推薦盧中華的這件事兒,當著吳昊的麵說了出來。

“你的這個人選與省委組織部門溝通了嗎?”吳昊問道。

“是伯濤省長溝通的,說起來,這個人選是我以前的助手,能力還是不錯的,所以劉省長一提議,我就同意了。”徐長春把這個鍋還是給劉伯濤背上了。他想從吳昊臉部變化的表情上,看出點眉目來。

不過,徐長春還是有些失望,因為吳昊聽到自己所說的話之後,臉上並沒有任何的表情。

“既然你這麼了解,怎麼不在我們的常委會上提出來呢?”吳昊用責備的口氣說道。

“伯濤省長給我打電話的時候,已經與組織部溝通完了,所以,我就沒有提議召開常委會。”徐長春解釋道。

“長春市長,這就是你的不對了。劉省長推薦,隻代表他個人,雖然他是省長,但個人的力量,還是有限的,就算劉省長也是如此。

如果我們以濱海常委會的名義推薦的話,勝算會更大一些的。從組織原則來說,組織部門更重視集體推薦的人選。”吳昊用十分惋惜的口吻說道。

“我以為有省長的推薦……”

“長春市長,你不要忘了我們的組織原則,個人服從組織嗎。”吳昊打斷徐長春的話,直接說道。

吳昊這麼一說,徐長春的心,不由得“忽悠”了一下:

吳昊這麼說是什麼意思?難道省長推薦的也不好使?不大可能呀。雖然領導喜歡說“個人服從組織”,但徐長春明白,這麼說,更多的是給老百姓聽了,是麻痹老百姓的。

其實,不管是政府機關也好,普通的行政單位也好,哪裏都一樣,領導的話就是聖旨。

此時吳昊這麼說,雖然口氣十分的平淡,但徐長春還是聽出一絲的異樣來。

“難道伯濤省長與組織部門的關係並不十分的融洽?組織部長並不買伯濤省長的帳?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自己還真得好好的考慮一下與劉伯濤的關係了。

畢竟官場是靠實力說話的。連一個副市長的人選你都掌控不了,這樣的省長,自己跟他混,那不是王二小放牛,不往好“草“趕了嗎?

徐長春是一個現實的人,其實,這也不怨他這麼想。進入官場的人,誰不想更進一步呢?不管是站隊也好,示好也罷,目的都是一個,為自己更上一層樓鋪路搭橋。

路也鋪好了,橋也搭成了,可什麼作用也沒有,誰都不肯做這種無用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