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這個潘海,到中山區任區長,竟然把自己當成了空氣,連找自己彙報一下工作都沒有來,更別說拜訪了。
這種刺激,對吳昊可太大了。
按著常規來說,區長市長在管理上,是一條線上的,吳昊是潘海的直接上級。
到一個新的領導崗位,你連直接上級都不理會,拜訪一下,你什麼意思呀?你想幹什麼呀?
難道我讓你到濱海來,做了這個讓步,讓你上位,當這個區長,還把你給得罪了?哪有這個道理的?
也正是從這件事兒上,吳昊知道,這個宋寧在裏麵,絕對沒起什麼好的作用,否則,這個潘海不可能與自已有這麼大的勁兒的。
我吳昊讓著你,不是怕你,更多的是給你這個麵子,讓兩個人的工作配合得更加的順暢,你可到好,拿我的好心當軟弱了。
這一次的現場會兒,這麼多的新聞媒體的現場直播,讓吳昊是名聲大振,而省長劉伯濤的聲譽,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尤其是網上,那些吃瓜的群眾可不管你是省長還是平民百姓,各種難聽的話,直接往上貼,氣得劉伯濤坐在辦公室的電腦前,破口大罵。
更有不怕事兒小的,說是這位劉省長,之所以當著一、二百號領導幹部的麵,這麼不顧原則、十分露骨的偏袒潘海,那是因為他拿了潘海的好處,而且是數以百萬計。
最可怕的是,有人借著這件事,把劉伯濤在京城當部長的那些陳年舊事,也都翻騰了出來。
別看你現在蹦躂得歡,就怕你秋後拉清單。這話說得有道理,當官的別的不怕,就怕秋後算帳。所以,一看到網上的這些東西,劉伯濤不由得緊張了起來。
要說現在當領導的,一點事也沒有,不貪不占,那是不可能的。尤其是他這種京官,高高在上這麼多年了,下麵各省各市,找上門來給好處的,就不用說了。當然了,得罪的人,也不在少數,落井下石的大有人在,真要是讓這些人浪起來,不把自己頂翻了那才怪了呢。
想到這兒,劉伯濤趕緊拿起電話來,給京城的首長打了過去。
與劉伯濤緊張不同,吳昊這一次表現的極其強硬。
在把潘海拿下的第二天,研究中山區區長的時候,吳昊根本就沒有征求宋寧的意見,直接提名李春明為後選人。
“我不同意李春明同誌為中山區區長後選人。原因就是,春明同誌接手市委辦主任的時間不長,剛熟悉起來,走上正規,所以,這個時候,不應該把他調走。”宋寧明知道自己提出反對意見,不會起什麼作用的,但為了刷一下存在感,他還是要表明一下不同的態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