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今天大家都在這裏,有關孔東的職位,我想還是請吳書記和明清市長費心了。我當領導小組長,總指揮由安東出,這樣有利於相互製約,減少犯錯誤的機會。”吳天明給了自己這麼大的麵子,把責任承擔了過去,沒有讓宋寧的陰謀得逞,吳昊怎麼可能裝糊塗呢?他這樣說道,把總指揮的位置,繼續給安東,這也是一種回報。
華夏有句古話,叫作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句話用在官場上,顯得格外的重要了。
現在這社會,要想進了領導的圈子,那是不容易的事情,因為領導對圈子內的人的把關是很嚴的,否則,就會危害自己的位置。
但隻要你進了這個圈子,一定不要忘了曾經的引路人。這叫知恩圖報,否則,如果你是一個忘恩負義之人,誰都不會提攜你的。
吳昊這麼說,一是對吳天明和李明清的知遇之恩的回報,二是也在給劉伯濤省長看。當然了,也有教宋寧如何做人的意思在裏麵。
“既然吳市長這麼說,那我就提議唐進同誌擔任這個總指揮吧。”李明清看了一眼吳天明,想了想說道。
唐進是李明清到安東之後,由吳天明提名為市長助理的。之前唐進是安東市建委主任,年齡不大,與吳昊相仿,能力不錯,很被吳天明看好。
“我沒有意見。”一聽李明清這麼說,吳昊馬上表態道。
吳昊這一表態,人家現在是領導小組的組長,其它人就不好說什麼了。
“明清市長,既然大家沒有意見,那就馬上把唐進同誌請過來,不瞞各位領導,就算沒有孫東這件事兒,我也想對中標的這幾家企業進行一下審核與排查,因為有人反應,有一個入圍的玻璃廠,是借用其它企業牌照而入圍的,他們所中標的產品,這家企業並沒有生產,對方隻是一個空架子,根本就沒有生產能力。”吳昊這個時候,才把終極目標露了出來。
“有這種事兒?”吳天明書記問道。
“是的,但我還沒有來得及調查。”吳昊說道。
“看來我們的工作還要加強啊。”劉伯濤接了一句。
“劉省長說的對,所以,我才強調要嚴格監督呢。如果兩位書記有時間,我想把機車城以後招標的工作,由兩位書記統領,如何?”吳昊看著宋寧和吳天明說道。
一聽吳昊這麼說,吳天明到沒有什麼,但宋寧的反應還是很強烈的。
“天明書記,您的意思呢?”宋寧一看吳天明並沒有急著表態,忙在一旁著急的問道。
“吳市長的這個提議很好,但我想,我和宋書記還是不參與這種具體的工作好,這樣監督起來,才能更公正公平吧,你說是不是呀,宋書記?”吳天明一臉笑意的看著宋宋說道。
既然你沒安好心,那你也別想得到好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