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感情,就不用說了。
這也是為什麼吳昊在臨離開新區的時候 ,把她提半格的原因,直接由副職扶正,坐當上了濱海的第三把交椅——人大主任。
“秘書長,你這可給我出了一個難題呀,我在會上剛宣布完不許請客吃飯......”
“吳書記,這可不叫請客吃飯,這是回家吃飯。我們在一起配合了這麼長時間了,您還一次都沒有端過我們家的飯碗呢,我心裏真的過意不去,所以,跟愛人一商量,今天晚上就去我家。”周敏看著吳昊,眼睛中那晶瑩的淚花兒,一閃一閃的。
“好,你說的對,我們倆在一起配合的時間最長了,我把你當成了姐姐,你把我當成了弟弟,弟弟去姐姐有吃飯,那是應該的。”一看到周敏真誠的目光,也是眼圈一紅的說道。
說起來,官場上的事兒,圈子固然主要,但在圈子裏,你占什麼位置,更是重要。別的不說,就說這個秘書長吧,開始的時候,趙本水給吳昊當秘書長,那時吳昊還沒有到區委這邊來呢,結果一接區委書記,吳昊就把趙本水安排到紀委任書記,直接進了常委。
這一次吳昊調到濱海,趙本水更是一步升天,接新區的書記。如果不是有當初給吳昊當秘書長這個茬口,就算趙本水的本事在大,也不可能升的這麼快的,因為吳昊不可能對其了解的這麼透徹。
周敏接任區委秘書長之後,幾年的光景,也是一步升天,直接扶正,坐到了人在主任、新區三把手的位置上了。
同樣的道理,如果周敏不是為吳昊服務的,現在就算發展的不錯,也隻能在副主任位置上混呢。這說明了,在官場上,近水樓台先得月這個道理同樣適用。
除了這兩位秘書長之外,這一次晉升為區級領導的,仔細的研究一下,最初一起與吳昊在百家鄉裏共事的同事,最多了。
趙本水就不用說了,還有李可,李春明,常委裏就有三位,如果算上副主任級別的,韓鶯鶯,李力,這樣算下來,新區區級領導裏麵,從百家鄉出來的,就有五、六位之多。
如果要是算上孫娟和李小露,那就更多了。
其實,這也不奇怪。
說起來,當官的提拔自己人,也並非完全出於私利。
當官的要正常履職,這就要求下麵的人能夠貫徹自己的指令。盡管組織原則裏明明白白的寫著,要下級服從上級,但在實際的工作中,你會看到,常常出現下級陽奉陰違,甚至和上級公開對抗的情況。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究其原因,說白了是人心和規定之間的衝突。具體的說來,就是下級不認同上級,這樣就很難真心且全心地執行上級的指令。因此,為官者,首要的問題在於團結人心。
這就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團結人心,要靠什麼的問題:一者靠共同的道德標準,或者理想和信仰,二者靠利益關聯。這兩者,缺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