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如這種反水的現象,更多的出現在商人與官人打交道的過程,而在官場上,並不多見,這是因為,在官場中,下屬對上級領導的期望是長期的,上級領導隻要不倒,對下屬的關照還有的是機會。
雖然送禮收禮,是官場上一件心照不宣的事兒,別說是圈內人了,幾乎整個社會都知道,但還是有一個現象值得玩味:
那就是,我們經常在媒體上看到,誰誰誰高官東窗事之後,總會爆出收受禮金和禮物折合幾百上千萬人民幣,但幾乎從未披露過這些禮金和禮物的來源,更是很少提及送禮者如何被處理。
這是什麼原因呢?其實,這也很好理解:
因為不論是誰,就算是那些查辦者們,他們敢拍著胸脯保證沒有收過禮嗎?不敢,所以,送禮者就成為一種官場上的共同資源,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有效資源。
既然是共同的資源,惠民於大家,當然就需要加以保護了,這也是保持官場送禮長盛不衰的主要原因——因為沒人追究,也就有恃無恐了。
當然了,既然送禮是一門學問,所以,不僅要講究方式方法,而且在時間上也有很多的講究,
能冠冕堂皇的坐到前台,這些大人物當然很注意自身形象了,你大白天闖到他辦公室去送禮,多半要把事情辦砸。現在網絡這麼發達,真要被對手發現了,那不是自尋死路嗎?
當然了,要到家裏去送禮,時間也要有所講究,最好不要中午去,因為領導工作一直以來比較累,所以,多數之人,都有午休的習慣。
如果中午的時候,貿然而去,你若將他的休息打斷,他嘴上不說,心裏卻會說,這家夥這麼沒規矩,他的禮物收不得,這樣本來能辦成的事情也不願意給你辦了。
所以,有心人一般都會把送禮的時間選擇在晚飯後:天黑了,既不被外人發覺,領導的心情也很放鬆,這時候往往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還有就是,送禮並不是見誰都送、送給誰都送得出去的。現在風聲這麼緊,人心不古,萬一對方心懷叵測,下個套,挖個坑,這算最後沒把自己弄進去,因為這事兒把官丟了,也是得不償失的呀。
這還真的不是空穴來風,重之慶有一位斜眼的領導,不就是因為被人家設計了而東窗事發的嗎?當然對方送的不是金錢或者實物,而是一個活活生的女人。
血淋淋的教訓不可不記呀。
所以,送與收,必須是關係親近、來往密切的領導與下屬。
如果雙方不熟悉或者不托底,就算是上下級之間,你敢送,人家也未必敢收。現在這種高壓形勢之下,應該說大多數的官員,還是能守得住底線的。
這個時候,你要是瞎送亂送,雖不至於成為反麵典型,但這個度把握不好,不但起不到送禮的作用,而且還會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