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從野戰軍出來的人,無不以萬歲軍為榮。而此時吳昊一聽朝暉是萬歲軍出來的,他也就不那麼吃驚了。
“兄弟,你來這裏不是想看看那麼簡單吧?”一進書店裏,朝暈看著吳昊問道。
“叢林,你去幫於總看看,我跟兄長有幾句話要說。”聽他這麼問,吳昊對叢林吩咐道。
“現在可以告訴我了嗎?”一見叢林走出去,朝暉問道。
“先是聽說兄長與其它華廈人不一樣,所以才過來看看。過來一看,果然如此,就說這些書籍,幾乎全是中文。兄長不會是華夏的文化使者吧?”吳昊笑著問道。
“你誇獎了,我還沒有那麼高的覺悟,更不可能是文化使者。知道為什麼我這裏的書記都是中文嗎?”朝暉也沒有著急追問吳昊來的目的,反而笑著問道。
“願聽兄長高見。”
“高見到不見得,我說的隻是一些史實。”
朝暉講述的這段史實,吳昊還有了解一些的。那就是有關國民軍九十三師在金三角一帶獨自稱王的那段事兒。
國民軍九十三師原隸屬駐紮雲南的第八軍,他們在1949年湖南戰敗之後,由於沒有退路,不得不從雲南潰退到現在的金三角地區(泰國、緬甸和老撾邊境地區),並與滯留在當地的原國民黨抗日遠征軍殘部合並為九十三師。
新中國宣告成立後,九十三師作為國民黨的殘餘部隊已無法撤往台灣。他們在1950年除夕進入緬甸境內,但緬不願接納這支沒有國籍的軍隊。於是,九十三師開始與緬甸政府軍開戰,並在金三角地區的緬甸一方立足。但隨著緬軍力的加大,九十三師被迫轉移到泰國北部的山區。當時,泰國政府不允許外國軍隊駐紮在其境內,但考慮到九十三師的戰鬥力還比較強,可以幫助泰國征剿泰緬邊境地帶的遊擊隊,泰政府便“收留”了這支國民黨殘部。
這些殘軍到泰北落腳後,拚湊成五個軍,總共不足二萬人。後來,在聯合國的壓力下,一、二、四軍分兩批撤到台灣。以雲南人為主的三、五兩軍共二千多人留在了泰北清萊府靠近泰國、老撾、緬甸邊界的山區,即金三角地區。
“兄長,你不會說寨子裏的人是九十三師的後代吧?”聽完朝暉的講述,吳昊問道。
“其實,與九十三師一起過來的,還有一個二百來人的隊伍,當時他們雖然沒有軍隊的編製,但對軍隊來說,也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那就是民間的供給隊。由於一些特殊的原因,這支供給隊,最後留在了這裏,與當地的人通婚,知道這個寨子叫什麼嗎?”說到這兒時候,朝暉抬頭看著吳昊問道。
吳昊搖了搖頭。
“這個寨子叫唐人寨,就如同M國的唐人街一樣,隻不過這裏隻是一個小村寨。”
“兄長,您不會是這些供給隊的後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