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八 加深印象(2 / 2)

鄉鎮屬於基層領導,每逢年節,尤其是春節,對上領導表示一下,那是必須的。

華廈的傳統,各種社會關係具有人情的特點。於是,一種以人情為基 礎的靈活的處世哲學和處世方式便順應了這種人際關係的特點。而送禮則成了實現這一目的重要方式。

再者,華廈文化的精神之一便是“和”,即“貴和尚中”,講的是人與人 之間的和睦統一關係,以及崇尚不偏不倚、過猶不及的中庸式的處世方式,而送禮則是協調人與人之間關係的重要紐帶。它能糾正人與人之間的過激行為,也能軟化人們的對立情緒,不失為實現傳統理想價值的極好的方法。

當然了,從具體個人層麵,基層的領導借著年節送禮,更具有現實的意義。一是為了處理好與上級領導的關係。對於基層的領導來說,掌管其命運的就是主管的縣官。在基層流行這樣一句話,那就是幹得好不如關係好,沒有好關係,可能你這一輩子也就隻能混在基層了。二是為了增強好的印象。每年國家在資金上對各行各業都會有一些支持政策,尤其是對農業方麵,不下於十幾種,而最終落實的,都在基層。而給誰不給誰、給多少,這裏麵的學問可就大了,僧多人少,這時候,最為關鍵的就是掌管這一分配權的人了。這也是基層想方設法增加自己在權力機構印象的一個主要原因。如果對你一點印象也沒有,可以想像得到後果是什麼了。

所以,為了增強自己在領導心目中的印象,每年的春節,基層的鄉鎮領導都會使出渾身解數給領導送禮。

而除了這些土特產之外,那張購物卡就是加重印象的另外一個手段了。

當然了,對於這些鄉鎮領導來說,除了要給縣裏的主要領導加深印象之外,對其它局辦等主管部門也要有所表示的。隻是這份年貨與縣裏的主要領導比起來,要有所“節儉”,比如那張購物卡,不是什麼樣的人都給的,除了主要部門的主要領導外,其餘的上級領導,隻是一份年貨就夠了。而這些主要部門的主要領導,拿在手裏的購物卡,一般也就是五百元的麵額,當然了,能拿到這張購物卡,這些主管領導並不太在意上麵的錢是多少,更多的是一種“一眾不同”的待遇。

而縣裏的主要領導,最少也要一千,有的甚至會達到五千。之所以這麼多,無非是想加深自己在這些縣太爺心目中的印象了。

吳昊初步算了一下,就一個春節,這些年貨不算,隻是給的購物卡,差不多就有近三萬塊。

對吳昊來說,還真不差這二萬三萬的,從心裏來講,他還真不想收,但作為一名副縣長,你不收還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