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傻呀,老婆不在身邊你不會找個地方放一放?”孫非嬌笑著看著他說道。
“那怎麼行,這麼多好東西咱可不能便宜了外人。”吳昊無比無恥的說道。
“老公,你真好!”孫非感動的又在他的臉上親了親。
“還吃點什麼嗎?”孫非抬頭看著他問道。
“不了,吃得不能在飽了。對了,看我給你帶的什麼好東西。”吳昊順手把那個裝著雕件的盒子拿過來,一邊打開一邊說道。
“老公,我什麼也不要,你回來我就心滿意足了。”孫非公雙手一伸,又一次摟過他的脖子說道。
“嘿嘿,這可是個寶貝,是我特意給你和兒子請來的,知道這叫什麼嗎?麒麟送子。”吳昊邊說,邊把雕件拿了出來擺放在茶幾上。
這件“麒麟送子”差不多有西瓜般大小,、六公斤左右。是一塊冰種白綠相間的翡翠雕刻而成。下麵是一隻昂頭的麒麟,三足著地,右邊的一足半懸在空中,躍躍欲試一般。而麒麟的背上,坐著一個童子,童子一臉童真的微笑,肩上扛著一個如意。最讓人稱奇的是,整個雕件,麒麟是通體綠色翡翠,而坐在北上的童子,卻是通體的乳白色調,童子肩頭上的那隻如意,比麒麟的綠色還要深上幾度。
雖然雕件的翡翠與頂極的玻璃種還差得不少,但構思極其巧妙,尤其是色澤搭配,真的是巧奪天工。
“麒麟送子”那是有典故的,在華廈的神話傳說中,麒麟為仁獸,是吉祥的象征,能為人帶來子嗣。傳說在孔聖人將生之夕,有麒麟吐玉書於其家,上寫“水精之子孫,衰周而素王”,意謂他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其位。此雖緯說,實為“麒麟送子”之本。
就是現在,在孔子的故鄉曲阜,還有這一傳說呢,說在是在曲阜,有一條闕裏街,而孔子的故居就在這街上。說是當年,父親孔紇與母親顏徵僅孔孟皮一個男孩,但此男孩患有足疾,不能擔當祀事。於是乎夫婦倆覺得太遺憾,便一起在尼山祈禱,盼望再有個兒子。一天夜裏,忽有一頭麒麟踱進闕裏。隻見此麒麟舉止優雅,麵對孫家,不慌不忙地從嘴裏吐出一方帛,上麵還寫著文字:“水精之子孫,衰周而素王,徵在賢明”。
第二天天一亮,就在大家不知道所以的時候,這個麒麟又突然又不見了。幾乎與麒麟突然不見的同時,從孔紇家傳出一陣響亮的嬰兒啼哭聲。
從那以後。“麒麟送子”漸漸的成為民間祈麟送子風俗的寫照。
“這這是給我的?太漂亮了,看那童子,真的真的要愛死我了了,像咱兒子。”孫非一看到雕件,尤其是那個萌太十足的童子,竟然激動得把自己的臉輕輕的貼了上去。
“當然是給你的了,這可是我費了很大的心血挑來的,特意給你和兒子的禮物。它就叫麒麟送子”吳昊看著著雕件,一隻手輕輕的撫著孫非的肚子說道。